2025年3月11日——当一台挂着牛头标的丰田纯电SUV以10.98万元的起售价砸向市场时,整个中国车市的神经被彻底刺痛。这不仅是广汽丰田首款纯电车型铂智3X的登场宣言,更是这家日系巨头对中国车企的宣战书:从燃油车到电动车,丰田正以“中国产业链”为武器,发起一场史无前例的价格绞杀战。

价格腰斩,丰田“杀疯了”
“卡罗拉7万开走,凯美瑞(图片|配置|询价)12万落地!”走进北京某丰田4S店,销售员口中的报价令人恍惚——三年前,这两款经典燃油车的售价还分别是14万和24万。如今,丰田将燃油车价格体系拦腰斩断,甚至比国产同级车型更低。而在电动车领域,丰田BZ3从16.98万高台跳水至9万元,直接杀入五菱宏光MINI EV的腹地。
疯狂降价的不仅是丰田。本田、日产等日系品牌集体加入战局,经销商展厅里“买一送一”的横幅与“国6B清仓”的告示交织,仿佛一场末日狂欢。但在这场混战中,丰田的刀锋最为锋利:2025年开年,其主力车型降价15%-20%,首周销量暴涨40%,而支撑这份底气的,竟是“中国制造”的基因突变。
“以华制华”:丰田的中国产业链阳谋
拆解那台10.98万元的铂智3X,真相浮出水面:除车身外壳外,三电系统、智驾技术均采购自宁德时代、华为等本土供应商。这种“用中国供应链打中国车企”的策略,彻底撕碎了外资品牌的技术优越感。更耐人寻味的是,连雷克萨斯都计划在上海建厂,将“日本原装”金字招牌换成“中国制造”。
“丰田在赌中国车企熬不过价格寒冬。”行业分析师指出。凭借2024年全球超千万辆销量、欧美市场混合动力车型的高利润输血,丰田有资本在中国市场“赔本赚吆喝”。反观国产阵营,2024年行业利润率已跌至个位数,蔚来、小鹏等新势力仍在亏损泥潭中挣扎。当比亚迪秦PLUS以2.17L百公里油耗碾压卡罗拉的5.41L时,丰田却用价格差制造了新的选择题:要技术领先,还是要真金白银的实惠?

生死竞速:价格战背后的行业洗牌
这场屠杀早有预兆。2023年湖北东风系燃油车降价9万、2024年宝马i3直降10万,但丰田的全面参战将战局推向高潮。数据显示,3月燃油车降价潮中,一汽丰田部分车型降幅高达3.7万元,而电动车市场更出现“油电同价”奇观:铂智3X与燃油版卡罗拉价差仅3万元。
“价格战是电动化革命的必然代价。”国金证券报告指出,主流合资车企单车利润仅1-2万元,本轮降价多数依赖政府补贴,注定不可持续。但对丰田而言,这恰是其战略精明之处——用短期让利换取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深度绑定,同时借机清理燃油车库存。
谁将笑到最后?
当丰田章男一边炮轰电动车“不环保”,一边在中国狂推新能源车型时,这家老牌巨头的分裂姿态暴露无遗。数据显示,丰田在华新能源车销量占比已近30%,但其纯电车型竞争力仍显羸弱:2023年全球纯电销量仅4万辆,不足比亚迪单月销量。
“丰田的危机不是技术,而是傲慢。”业内人士坦言。从汉兰达加价神话破灭,到经销商库存压车丑闻,日系车正在为轻视中国市场付出代价。如今,国产阵营以DM-i超级混动、华为智驾等技术反攻,而丰田的“价格武器”能否奏效,将取决于一个终极命题:当中国消费者习惯用手机思维买车时,品牌信仰还值多少钱?
结语:
从“加价王”到“价格屠夫”,丰田的疯狂降价撕开了汽车产业百年变革的血色帷幕。这场中日车企的贴身肉搏,既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生存之战,更是传统制造霸权与新能源新贵的世代对决。当丰田喊出“用中国制造打败中国车”时,真正的胜负手或许早已不在价格标签上,而在谁能率先跨越电动化时代的“创新达尔文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