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极氪7X的这几天,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款车能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SUV市场里迅速站稳脚跟,甚至成为品牌的销量担当?从数据上看,它月销稳定在1万台左右,超越自家的极氪001,而实际体验下来,答案或许藏在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里——比如后排座椅靠背调到134度时那种“躺平”的舒展感,又比如方向盘上保留的一排物理按键,甚至是在全景天幕泛滥的今天依然坚持装上电动遮阳帘的务实。这些设计没有新势力们标榜的“颠覆性”,却像一双合脚的鞋,让人越开越觉得踏实。
第一次见到极氪7X实车的时候,它的外观设计就给人一种“不张扬但耐看”的感觉。封闭式前脸搭配贯穿式LED灯带,尤其是选装的“墨镜脸”智慧灯幕(选装),夜晚点亮时确实有科幻感,1831颗LED灯珠组成的动态灯语能自定义显示内容,比如生日祝福或者充电进度,算是个小彩蛋。车身侧面线条简洁,隐藏式门把手和悬浮车顶的设计让风阻系数降到了0.27,配合20英寸花瓣轮毂和米其林PS EV轮胎,既有运动感又不失稳重——至少停在路边,路过的邻居会多看两眼,问一句“这车得三四十万吧?”


拉开车门,内饰的北欧居家风扑面而来。白色和紫色拼色的座椅、环抱式座舱设计,加上中控台大面积的皮质包裹,手感细腻,但顶棚从翻毛皮换成普通织物这点确实能看出成本控制的痕迹,豪华感稍微打了折扣。16英寸的中控大屏分辨率3.5K,操作流畅度不错,高通骁龙8295芯片应付导航、视频、游戏都没问题。车内物理按键没被完全抛弃,空调、尾门开关这些常用功能保留了实体键,开车时盲操更安心——这点必须给好评,毕竟全触控时代,能按下去的踏实感比滑来滑去的“高级感”实在多了。

极氪7X用实际空间表现打破了人们对纯电SUV的固有想象。坐进驾驶位调整好座椅后,视野开阔的前排布局让人瞬间放松,而真正让人惊讶的是后排——即便身高超过180cm的乘客落座后,膝盖到前排椅背的距离仍能轻松塞下两个拳头,这种宽裕感甚至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坐进了一辆SUV里。后来查资料才知道,极氪7X的轴距达到了2925mm,比Model Y还要大一圈,难怪后排能同时容纳三个体型魁梧的成年人而不显局促。


说到储物能力,官方说它能装下全家人的露营装备,实际体验中我们特意塞进了两个28寸行李箱、一顶折叠帐篷、两把露营椅和一个保温箱,剩余空间还能再堆几个背包。更贴心的是后备箱开口高度设计合理,搬重物时不用费力弯腰。有意思的是,后排座椅还能通过电动滑轨前后调节215mm,靠背最大可躺倒到134度,午休时把腿托升起,整个人半躺的姿势甚至比家里的沙发还舒服——这让我突然理解了为什么极氪要把MPV的电动沙发搬进SUV里,毕竟谁不想在长途旅行中当回“老板”呢。

细节处的储物设计也充满巧思。门板上的储物槽比普通车型深了两指,矿泉水瓶放进去稳稳当当;中控台下方掏空的部分能轻松塞进女士的手提包;就连后排中央扶手里都藏着带制冷功能的杯架。最让人意外的是前舱盖下居然还有个隐藏储物格,虽然空间不算大,但放些随车工具或私密物品正合适。这些设计让我想起装修房子时的“偷空间”技巧,看来极氪设计师确实把空间利用率玩明白了,官方说的83%得房率真不是吹的。

坐在后排体验时,发现座椅不仅带通风加热,按摩功能居然有五种模式可选,从腰部到肩颈都能照顾到。升起电动桌板打开OLED智慧屏的瞬间,恍惚间以为坐进了头等舱——屏幕分辨率够高,角度也调得刚刚好,追剧时脖子完全不会酸。更贴心的是,后排乘客不用起身就能用物理按键调节前排座椅位置,这种细节处的尊贵感,确实让全家出行时的幸福感提升不少。后排中间地台几乎纯平的设计让第五位乘客终于不用尴尬地岔开腿坐,这对经常满载的家庭用户来说绝对是加分项。

踩下极氪7X电门踏板的瞬间,后背被一股绵密且持续的推力稳稳压在座椅上,这种加速感不像传统燃油车那样突兀,更像有人从背后推着你的肩膀匀速前进。直到瞥见仪表盘上的速度指针轻松突破100km/h,才意识到双电机版475kW的综合功率真不是摆设,官方标称零百加速3.8秒。有意思的是,即便深踩电门时也没有传统电车那种眩晕感,这大概要归功于工程师对动力曲线的精细调校,既保留了澎湃输出的爽快,又避免了动力爆发的“断崖感”。

驶入盘山公路,才真正理解极氪7X操控系统的精妙。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组合像双无形的手托着车身,过弯时侧倾幅度被控制在让人安心的范围内。后轮265mm宽胎提供的抓地力尤其明显,当方向盘转过四分之一圈时,车尾竟能像轨道车般精准跟随前轮轨迹,甚至让人产生“这真是辆近五米长的猎装车?”的错觉。特意试了试连续S弯,发现车身姿态始终保持得相当从容,即便刻意在入弯时延迟刹车,电子防滑系统介入的时机也拿捏得恰到好处,既不粗暴打断驾驶节奏,又能及时修正车身动态。

切换到运动模式后,能明显感觉到转向手感变沉,虚位几乎消失。这时候的底盘反馈像被激活了第二人格,碾过路肩接缝时传递到方向盘的路感明显增强,但经过减速带时却依然保持着柔韧的滤震效果——这种矛盾感后来才想明白,是CCD电磁减振系统在每秒千次扫描路面,用软硬适中的阻尼化解了颠簸与操控之间的矛盾。最惊喜的是空气悬架的表现,当检测到激烈驾驶时会自动降低15mm车身高度,那种贴地飞行的稳定感,让人忍不住想试探车辆的极限。

日常通勤时的极氪7X又是另一副面孔。舒适模式下动力输出变得温顺许多,单踏板模式的动能回收力度甚至可以自定义到近乎燃油车的滑行状态。等红灯时特意测试了起步平顺性,电门踩下三分之二行程,车辆像被磁悬浮轨道牵引着线性加速,完全不会有某些电车那种“点头再抬头”的尴尬。堵车时开启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跟车距离保持得比我预判的还精准,遇到加塞车辆时制动动作轻柔得像是老司机在踩刹车。
充电体验刷新了我对纯电车的认知。实测用800V超充桩从20%充到80%电量只用了14分钟,这速度甚至比手机快充还夸张。官方宣称15分钟补能500公里,实际体验发现充电桩功率达标的情况下,这个数据确实没掺水分。续航焦虑?试驾三天跑了450公里,表显剩余里程和实际消耗基本保持1:1.05的比例,CLTC工况的780公里续航放在实际使用中,打个八折还能跑660公里,足够支撑跨省旅行。

制动系统的表现堪称惊艳。前轮配备的Akebono四活塞卡钳配合大尺寸刹车盘,让这辆2.3吨重的猎装车百公里刹停距离做到了33米级。有次高速路上前车突然急刹,全力踩下制动踏板时能明显感觉到ABS系统在细腻地调整制动力度,车身没有出现明显点头现象,轮胎牢牢咬住地面的感觉让人特别安心。后来特意找了段湿滑路面测试,刹车脚感依然线性可控。

作为一台主打城市通勤和家庭使用的车型,极氪7X在安全设计上的细节几乎渗透到了每一个角落。第一次拉开车门时,我就注意到主驾驶门板下方有一个不起眼的红色装置。销售解释说,这是全系标配的“一键破窗”功能,遇到紧急情况时只需轻轻一按,就能在毫秒内破窗逃生。尤其在城市内涝或车辆意外落水的场景下,这个纯机械结构的设计完全不受断电影响,实用性很强。更贴心的是,四个车门都配备了断电后仍可使用的机械外拉门把手,哪怕全车断电也能轻松开门脱困,这种冗余设计让人心里踏实不少。

坐进驾驶舱,首先吸引我的是环绕式分布的七个安全气囊。这套气囊系统采用了专属的弹开算法,尤其是针对儿童乘客的颈部保护,能通过座椅传感器实时调整气囊展开角度,将碰撞时颈部弯曲度降低50%以上。后排那个带通风加热功能的儿童安全座椅更是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内置碰撞触发气囊,还能通过车辆系统监测孩子体温,自动调节座椅温度,这种将安全与舒适融合的设计,对带娃家庭来说简直是刚需。

启动车辆后,中控屏自动弹出360度全景影像,透明底盘功能清晰显示出车底路况。倒车时系统不仅会标记出障碍物距离,还会在侧后方有车辆接近时发出预警。最让我意外的是它的AEB紧急制动系统,当车速提到80km/h时,前方突然出现静止车辆模型,系统几乎瞬间完成识别并刹停。后来查资料才知道,这套系统最高支持120km/h的紧急制动,应对城市快速路上的突发状况绰绰有余。

开上高架路后,我特意试了试车道保持辅助和全速自适应巡航的组合。方向盘能稳稳把住车道中心,即便遇到曲率较大的弯道,转向修正也足够自然流畅。有次相邻车道的大货车突然贴近,系统立即在仪表盘亮起警示灯,同时轻微反向修正方向拉开安全距离。这种不突兀的主动干预,既保证了安全又不会让驾驶员产生依赖感。等红灯时还发现个细节,当后方有车辆快速逼近,DOW开门预警会通过氛围灯变色提醒,避免开门瞬间发生碰撞。
底盘调校也暗藏安全玄机。过减速带时能明显感受到悬架对冲击的化解能力,这要归功于“穹甲车身”结构——整个车身用上了总长超过12米的2000兆帕超强钢,从A柱贯穿到D柱的一体成型钢柱完全没有焊接点,配合十宫格电池防撞结构,相当于给电池包套上了金钟罩。后来在展厅看到碰撞测试模型时才真正被震撼:模拟10吨货车追尾的场景下,乘员舱几乎没有形变,车门还能正常开启,这种硬核防护确实配得上“公路坦氪”的称号。
充电时注意到个有趣的设计,电池包周围布置了八纵九横的防撞梁,这种立体防护网能分散各个方向的冲击力。他们专门针对电磁辐射做了强化,实测数据只有国际标准的1/10,相当于智能手表的辐射量。对于家里有孕妇或婴幼儿的用户来说,这种看不见的保护反而更让人安心。
总的来说,极氪7X机械素质在同级车型中优势明显,空间和舒适性也很出色,续航和充电效率也能打90分。适合那些更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而不是完全依赖自动驾驶的人;或者家庭用户想要一台“坐得舒服、开得爽快”的纯电SUV。毕竟,26万就能买到3.8秒破百、空悬、纳帕真皮座椅的车,还要啥自行车?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