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雷军紧急喊话!小米SU7 Ultra赛道首撞引爆全网,1548匹马力失控?

    驭见车生活头像驭见车生活头像
    驭见车生活03-11

    近日,北京金港赛车场内一声巨响震惊车圈——售价52.99万元的小米SU7 Ultra(图片|配置|询价)在交付仅一周后,以失控姿态冲出T9连续弯道,车头与围墙剧烈碰撞,瞬间引发全网热议。这场事故不仅让价值超20万元的车辆报废,更揭开国产高性能电动车“性能与安全”的深层矛盾。

    事故现场:1548匹马力“脱缰”,车头惨烈损毁

    从后车行车记录仪可见,小米SU7 Ultra在高速过弯时转向不足,车尾剧烈摆动后失控侧滑,左侧车头以近乎垂直的角度撞击围墙。撞击瞬间,碳纤维前唇被铲平,左前大灯碎裂,前悬架系统肉眼可见溃缩,双气囊弹出。尽管驾驶员未受伤,但车辆需自费维修,预估费用超20万元,且保险公司以“赛道事故”为由拒赔。知情人士透露,涉事车主为专业赛道玩家,本欲冲击该赛道量产车圈速纪录,却因对车辆极限把控失误酿成事故。

    争议焦点:三电机“性能过剩”,原厂刹车遭质疑

    小米SU7 Ultra搭载双V8s+V6s三电机系统,1548匹马力、1.98秒破百的性能参数堪称“地表最强四门量产车”。然而,这场事故将“性能过剩”推至风口浪尖:

    1.“皮鞋跑马拉松”质疑:原厂配备的NAO刹车片被车评人调侃“像穿皮鞋跑马拉松”,难以匹配瞬间爆发的扭矩。

    2.赛道模式“双刃剑”:虽官方宣称“原厂无需改装即可下赛道”,但车主需通过车机安全考试解锁赛道模式,且新手模式限速140km/h。涉事车主虽完成考试,却在熟悉赛道阶段选择高难度弯道冲刺。

    3.“养成系超跑”悖论:小米社区内车主热衷分享赛道调校数据,甚至发起“打榜赢体验日门票”活动,被质疑过度鼓励普通用户挑战极限。

    小米闪电公关:教科书级危机处理暗藏行业野心

    事故发生后48小时内,小米汽车连出三招扭转舆论:

    1.情感牌:向车主提供顶配代步车及2V1专属管家服务,被网友戏称“撞车送新车”;

    2.技术牌:连夜发布《赛道安全白皮书》,宣布推出碳陶刹车选装包,并公布纽博格林2000公里耐久测试数据;

    3.情怀牌:雷军微博发声“伟大始于勇敢的第一步”,车评人对比测试显示其刹车性能优于某德系超跑,塑造“国产超跑破局者”形象。

    业内人士评价,这套“安抚用户+技术背书+升华格局”的组合拳,远超传统车企“冷处理”策略,更借鉴娱乐圈流量运营思维,将事故转化为品牌忠诚度测试。

    行业震动:顶流电车“出道即撞车”背后的生死时速

    小米SU7 Ultra的赛道首撞,暴露新能源赛道两大深层矛盾:

    1.性能竞赛与安全底线:当国产电车马力突破1500匹大关,驾驶培训体系却严重滞后。某机构数据显示,72%的新势力车主从未接受过性能车专项培训;

    2.流量狂欢与责任边界:车企鼓励用户下赛道营销虽能收割热度,但事故后72小时内小米SU7 Ultra退订率上升2.3%,印证“黑红路线”的高风险性。

    券商分析师指出:“这场碰撞真正检验的不是刹车片,而是大众对国产车冲高端的包容度。小米需要复制特斯拉Cybertruck玻璃砸不破的叙事智慧,将事故转化为传奇。”

    网友激辩:技术缺陷还是车主鲁莽?

    技术派:“电车瞬时扭矩太恐怖,新手根本控不住!建议强制赛道保险”;

    情怀派:“国产车冲高端总要交学费,比某些刹不住还甩锅用户的车企强”;

    吃瓜派:“52万买辆不能踩电门的车,不如直接众筹给雷总换刹车片”。

    这场“价值20万的碰撞课”,给狂飙中的新能源行业敲响警钟。当车企将“赛道基因”作为卖点时,是否该配套更完善的驾驶生态?小米SU7 Ultra的“踉跄第一步”,会是中国性能车崛起的成人礼,还是昙花一现的营销狂欢?答案或许藏在雷军那句回应里:“对速度保持敬畏,才能跑得更远。”

    次阅读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1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