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城市NOA大战升级!智界S7零接管夺冠,华为黑科技如何碾压对手?

    2025年3月9日,第二届中国智驾大赛泉州站硝烟散尽,智界S7(图片|配置|询价)以全程零接管、113.1分的逆天成绩夺冠,刷新赛事纪录。这场24公里的魔鬼赛道上,22个红绿灯、5个途经点、7大考点(含2个隐藏考点)轮番上阵,智界S7却如老司机般丝滑应对——无保护掉头、大曲率弯道、机非混行窄路等场景统统拿下。

    这场胜利背后,是华为ADS 2.0高阶智驾系统的“技术秀”,更是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赛道竞争白热化的缩影。


    一、智界S7的“杀手锏”:华为ADS 2.0如何炼成?

    1.无图方案+多传感器融合,感知力拉满

    智界S7搭载的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组合,构建了“上帝视角”。与依赖高精地图的对手不同,华为ADS 2.0采用“纯无图”路线,通过实时感知车道线、信号灯、行人轨迹,动态规划路径。泉州赛场的水泥围挡、临时施工路段等突发障碍,正是被这套系统精准识别化解。

    2.决策算法:像人一样博弈

    在无保护掉头、环岛等复杂场景,智界S7的算法展现了“类人思维”。例如,面对东街施工路段突然出现的逆行车辆,系统能预判风险,主动减速或绕行,而非僵化执行预设指令。这与某些车型因“死守规则”被迫接管形成鲜明对比。

    3.途灵智能底盘:让智驾“稳如磐石”

    华为自研的自适应空气悬架+动态扭矩控制技术,让车辆在急转弯、紧急制动时保持车身稳定,避免因颠簸导致传感器误判。泉州赛道的连续大曲率弯道中,这一优势尤为凸显。


    二、对手们输在哪?城市NOA的三大痛点

    1.环岛场景成“照妖镜”

    华为系智驾此前在杭州站因环岛表现翻车引发争议,而智界S7的升级版ADS 2.0通过强化博弈算法,终于破解了这一难题。相比之下,其他车型仍依赖人工接管,暴露了感知与决策的短板。

    2.硬件成本与算法效率的博弈

    部分车型堆砌激光雷达(如极狐阿尔法S用4颗),但算力分配不当反而拖累响应速度。智界S7仅用1颗激光雷达,却通过华为自研MDC计算平台实现算力高效调度,印证了“软件定义硬件”的趋势。

    3.“无图”与“有图”路线分化

    小鹏、理想等车企正加速从高精地图转向轻地图方案,但智界S7的“纯无图”已率先实现大规模落地。泉州赛道的胜利,标志着华为在去高精地图的赛道上领跑行业。


    三、城市NOA大战背后的行业暗流

    1.开城竞赛:从50城到100城

    车企疯狂内卷开城数量,小鹏、理想计划年内覆盖百城,华为则宣称“有路就能开”。但智界S7的实战表现证明,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无接管率、复杂场景通过率才是硬指标。

    2.成本下探:智驾进入普惠时代

    华为将高阶智驾成本压缩至万元内,推动智界S7杀入25万级市场。相比之下,搭载4颗激光雷达的车型成本居高不下,难以走量。

    3.法规临界点:L3落地前夜

    城市NOA被视为L3自动驾驶的“前哨战”。工信部试点政策出台后,权责划分(系统or驾驶员)将成为下一个焦点。智界S7的主动安全能力(如120km/h时速AEB)已提前布局,为政策落地铺路。


    结语:技术革命没有终局

    泉州站的113.1分,是智界S7的高光时刻,更是城市NOA技术进化的里程碑。当车企们还在为“开城数量”厮杀时,华为用“零接管”证明了:真正的智驾,不是PPT上的百城蓝图,而是每一公里都让用户敢放手

    未来,随着无图方案普及、算法持续迭代,城市NOA将彻底改写出行规则。而你我,都是这场革命的见证者。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