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车企还在为性能与价格纠结时,小米SU7 Ultra(图片|配置|询价)用"降维打击"重新定义了高端电动车。
性能狂飙:赛道基因的极致释放

素材来源于网络
搭载1548匹马力的三电机系统,零百加速1.98秒,极速350km/h,小米SU7 Ultra用数据撕掉了“传统车企”的标签。

素材来源于网络
更惊艳的是,它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以2分09秒944打破保时捷Taycan Turbo GT的圈速纪录,让“赛道级性能”不再是超跑专属。这种将百万级超跑性能装进50万级车身的能力,用户评价:每次过弯都感觉在贴地飞行!
科技革命:重新定义智能出行
Xiaomi HAD全场景智驾系统实现从车位到车位的全链路覆盖,弱信号场景表现超越特斯拉FSD。

素材来源于网络
更颠覆的是,它将“人车家”生态彻底打通——手机远程控车、车内语音操控智能家居,甚至模拟声浪外放功能,让汽车真正成为智能生活的移动中枢。这种“无界互联”的体验,让科技爱好者直呼“重新发现驾驶乐趣”。还有安全黑科技:误加速抑制辅助功能,保证乘车人员安全。

素材来源于网络
设计美学:速度与美学的完美共舞

素材来源于网络
高饱和度黄色车身搭配17处轻量化设计的碳纤维套件,成本压至传统车企1/10,闪电黄、鹦鹉绿等配色让年轻用户集体“上头”。

素材来源于网络
更细节的是,1.7㎡一体式碳顶不仅降低车身重量,更成为整车的视觉焦点。有车主坦言:“每次停车拍照发圈,点赞量比开Macan还高”,这种“移动艺术品”的属性,让SU7 Ultra成为社交场上的身份象征。
价格重构:性价比的终极奥义
从81.49万预售价到52.99万上市价的“腰斩式”定价,小米精准击中了市场痛点。这个价格不仅比特斯拉Model S Plaid便宜30万,更让保时捷Taycan Turbo GT的潜在买家集体转向。

素材来源于网络
更狠的是,限时赠送碳纤维尾翼、终身智驾服务等权益,将“羊毛出在羊身上”的套路玩成“让利给用户”的诚意。有业内人士算过账:“这车用50万的价格,实现了200万级超跑的配置密度”。
生态协同:小米模式的降维打击
依托手机供应链的成熟体系,小米将碳纤维成本从几千/公斤压至100元/公斤,电机成本仅为保时捷的50%。这种“技术平权”能力,让SU7 Ultra在保持性能的同时,实现豪华配置的越级堆料:Alcantara麂皮座椅、16.1英寸3K屏、800V超充......传统豪车需要加价选装的配置,在这里成了标配。
营销破圈:话题制造机的流量密码
从限量车模秒空到雷军亲自下场试驾,小米的营销策略堪称教科书级别。

素材来源于网络
预售价与上市价的巨大反差,制造出“买到即赚到”的抢购热潮;邀请柯洁等科技圈层KOL站台,精准触达30-35岁高净值用户;更绝的是,通过“赛道模式需封闭场地使用”的争议性宣传,既强调性能又规避安全风险。这种“矛盾张力”的营造,让话题热度持续发酵。

素材来源于网络
这场由小米掀起的'新豪车革命',正在改写百年汽车工业史。你准备好用50万,体验200万级超跑的快乐了吗?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