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7日,马自达官方宣布,旗下经典轿车马自达6(海外称ATENZA)将在全球范围内停产。这款曾以“弯道之王”封神的车型,自2002年问世以来累计销售超220万辆,却在SUV浪潮与电动化转型的双重夹击下黯然退场。日本生产线已于2024年12月关闭,海外工厂也因零部件耗尽进入停产倒计时。一代人的驾驶记忆就此定格,评论区里,网友纷纷晒出与老马6的合影:“我的青春和它的尾灯一起熄灭了。”

23年辉煌史:从“Zoom-Zoom”到“魂动美学”
马自达6的传奇始于2002年。彼时,马自达提出“Zoom-Zoom”品牌理念,将驾驶乐趣注入产品基因。第一代车型凭借精准转向和扎实底盘,在多国斩获“年度车型”大奖,甚至被车迷誉为“平民宝马”。2012年第三代车型以“魂动”设计惊艳全球,流线型车身与“创驰蓝天”技术(SKYACTIV)的结合,让油耗降低15%的同时保持动力输出,成为燃油车时代的技术标杆。

然而,市场风向的转变比技术迭代更快。2019年后,马自达6销量断崖式下滑,2023年全球仅售4.2万辆,不足丰田凯美瑞的十分之一23。曾经的“驾驶者之车”,在SUV和新能源的夹缝中逐渐失去立足之地。
技术路线的“执念”与代价
马自达6的困境,本质是传统车企技术路线与市场需求的错位。在涡轮增压成为主流的时代,马自达坚持自然吸气发动机,虽通过“创驰蓝天”技术实现年均8%的燃油效率提升,却难以抗衡竞品的动力参数。与此同时,其“为操控牺牲空间”的设计理念,让后排局促的马自达6在家庭用户主导的市场中举步维艰。

更深的危机来自电动化转型。2024年推出的纯电车型EZ-6,基于长安深蓝SL03平台开发,虽起售价拉低至9.98万元(含补贴),却因设计同质化、品牌辨识度模糊,首月销量不足500辆。一位老车主痛心道:“没了魂动红和转子引擎,马自达还是马自达吗?”
行业启示:燃油车的黄昏与电动化的阵痛
马自达6的停产,折射出传统车企的集体焦虑。福特福克斯同日宣告停产,大众ID.3耗时三年才填补高尔夫减产缺口,通用Bolt停产后电动化进程延迟18个月。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内燃机时代的核心技术壁垒(如发动机调校、变速箱逻辑),在电动化赛道中几乎归零,而电池、电控、智能座舱的竞争门槛远超预期。

对普通消费者而言,这场变革既带来性价比红利(如国产电动车配置碾压合资品牌),也伴随情感割裂。一位“马粉”在论坛写道:“我们怀念的不是燃油车,而是那个车企愿意为1%的操控提升投入100%精力的时代。”
未来悬念:电动化能否续写传奇?
马自达将希望寄托于全新电动平台。2025年夏季,基于EZ-6改进的“马自达6e”即将发布,主打后驱操控与600公里续航,但能否在比亚迪、小鹏等品牌的围剿中突围,仍是未知数。分析人士指出,若无法重建技术差异化(如复活转子引擎混动系统),马自达恐难摆脱“代工厂”标签。

你和马自达6有哪些故事?
从“人生第一辆车”到“婚礼头车”,马自达6承载了太多普通人的记忆。如果你是车主,是否曾为它的过弯精准度惊叹?又是否因空间太小而犹豫?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与马自达6的故事,点赞最高的三位将获赠经典车模!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