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6日 ——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波动,燃油车阵营近期通过“一口价”策略发起反攻,试图在油电分水岭的拉锯战中夺回主动权。这场争夺战不仅重塑了价格体系,更折射出汽车产业技术革命与市场格局的深层变革。

一、燃油车“一口价”重构价格体系
近期,多家传统车企对燃油车实行“全国统一售价”策略,价格透明化成为核心卖点。例如:
- 别克 将B级轿车君威限时售价定为10.69万元起,较原指导价降幅超20%。
- 凯迪拉克 全新CT5起售价下探至21.59万元,进一步挤压合资品牌市场空间。
- 吉利 将A级轿车门槛降至4万元级,通过极致性价比吸引经济型用户。
据行业统计,2024年燃油车平均降价幅度达9.3%,超70款车型参与价格调整,成为降价规模最大的动力类型。
二、油电分水岭下的市场格局拉锯
新能源与燃油车的渗透率在50%临界点反复拉锯:
- 新能源阵营:2024年7月,新能源车月度渗透率首次超过燃油车并持续至年底,但2025年初燃油车份额再度回升至50%以上。
- 燃油车反攻:通过混动技术(如插混、增程式)弥补续航短板,2025年混动车型已占新能源市场**70%**份额,成为燃油车用户转型的“过渡首选”。
- 用户分化:
- 经济型市场(10-15万元) 关注“每公里成本”,燃油车凭借低廉的油耗和维护费用吸引务实消费者。
- 高端市场(30万元以上) 重点比拼智能化与场景化服务,新能源品牌依靠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技术形成优势,而燃油车则通过豪华配置和品牌价值稳固细分市场。
三、价格战背后的行业深层变革
此轮“油电拉锯战”的本质是技术革命驱动的市场重构:
- 技术迭代加速:燃油车加快智能化升级,部分车型搭载华为智驾系统(如奥迪A5L),新能源车则通过激光雷达、高算力芯片(如零跑B10)强化竞争力。
- 产业链博弈:传统燃油车产业链年维修市场规模超万亿元,转型压力倒逼车企通过“一口价”策略加速去库存、回笼资金。
- 政策与市场平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整治“内卷式竞争”,车企需在价格战与技术投入之间寻找平衡点,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结语
当前油电市场的拉锯战,既是新旧动能转换的必经阶段,也是消费需求分层与技术路线博弈的集中体现。随着混动技术普及和燃油车智能化升级,这场“分水岭之战”或将长期延续,而最终胜负仍取决于车企对用户需求与技术趋势的精准把握。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