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车产业的版图中,大众汽车集团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大众汽车的发展之路并不顺遂,关税问题更是让其处境雪上加霜。

回顾大众汽车过去一年的市场表现,可谓喜忧参半。在中国这个至关重要的市场,大众汽车销量下滑 10%,曾经的辉煌不再,市场优势逐渐被竞争对手蚕食。在欧洲本土市场,整体汽车市场萎缩,大众集团销量仅微跌 0.1%,虽勉强维持,但增长乏力。而在美洲地区,大众汽车却呈现出增长的态势,南美市场销量增长 15%,北美市场增长 6%,其中大众品牌在美国更是取得了 15.2% 的惊人增长,这成为其黯淡业绩中的一抹亮色。

但如今,关税问题如同一颗重磅炸弹,随时可能将大众汽车在美洲市场的成果化为泡影。汽车数据公司 Jato Dynamics 的报告显示,大众集团在美国销售的车辆中,44% 产自墨西哥。特朗普政府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商品加征 25% 的关税,这使得这些产品面临巨大风险。大众汽车集团成为受墨西哥关税影响最大的汽车制造商,44% 的产品成本可能突然大幅增加,这无疑给大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更糟糕的是,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面临压力,欧洲本土市场也在萎缩,而美国市场对于大众品牌而言本就并非稳固的基本盘,这些产自墨西哥的汽车在美国业务中占据着极高的比例,关税的冲击将进一步加剧大众汽车的困境。
大众汽车在向电动汽车转型的道路上也困难重重。关键新电动汽车的推出延迟,市场前景不明朗,还要应对中国竞争对手在欧洲市场的挑战,以及在打造未来软件定义电动汽车方面遇到诸多难题。为寻求突破,大众与美国电动汽车初创公司 Rivian 合作开发未来架构。然而,当前关税对其利润的巨大冲击以及美国市场的不确定性,可能使这些未来计划受阻。

大众汽车部分车型在美国本土生产,如 ID.4 电动跨界车、Atlas 和 Atlas Cross Sport 等大型 SUV 。但该集团一些销量较高的车型,如奥迪 Q5、大众 Tiguan、大众 Taos 和大众 Jetta 都产自墨西哥,而其他大部分在美国销售的车型来自欧洲,特朗普政府也威胁要对欧洲进口汽车征收高额关税。若这些关税政策落地实施,大众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发展将举步维艰。
面对关税危机,大众汽车表示正在启动全面应急计划,以保障业务、供应链、经销商和消费者的利益。第一步是确保经销商和客户的车辆及零部件供应,同时评估生产和进口方面的必要调整,并探索降低风险、增强供应链弹性的方法,尽可能保护就业岗位。
从长远来看,大众汽车或许需要做出艰难的抉择。可能会调整产品结构,将重心更多地转向利润较高的产品,即使这意味着削减部分车型的产量。这种调整必然会影响大众为美国市场推出更多电动汽车的计划,比如 ID. Buzz 车型可能就不会在美国本土生产。
目前,关税政策的走向仍不明朗。股市因贸易战扩大的担忧而动荡,其他国家也在采取报复措施,企业界纷纷反对关税政策。从现实角度看,工厂搬迁带来的收益要在数年之后才能显现,让公众支持当下提高价格、换取未来就业机会的关税政策并不容易。
在这场贸易风波中,没有汽车制造商能独善其身,而大众汽车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