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雷军又爆单!小米SU7“挖孔车盖”成顶流,八成用户加钱抢配?

    星Mark头像星Mark头像
    星Mark03-05


    选配热潮:用户为“鼻孔车盖”疯狂,雷军劝退失败
    小米SU7 Ultra(图片|配置|询价)自开放选配以来,用户对“打孔机盖”的热情远超预期。雷军虽多次公开建议“别选碳纤维引擎盖,实在产不过来”,但数据显示,89%的锁单用户坚持选装开孔机盖,长续航轮胎占比80%,仅18.3%用户选择无拉花基础款。这一设计最初因用户强烈呼声被纳入量产,雷军坦言“原本反对,但用户需求赢了”。网友调侃:“这不是车,是社交货币!车盖上俩鼻孔,直接拉满科技新贵身份!”

    用户故事:50岁大叔圆梦“千匹超跑”,情绪价值成消费密码
    一位50岁用户因“年轻时千万级配置如今50万拿下”,冲动选装全套碳纤维套件(挖孔盖、尾翼、碳陶刹车),提车需苦等30周。他坦言:“性能用不上,但年轻时做梦都想要!”这一案例被网友称为“情绪价值拉满的钞能力”——工业品因符号化设计变身社交货币,锚定效应(预售价81.49万 vs 实际50万级配置)更刺激消费者“捡漏心理”。

    产能危机:选配率爆表,工厂连夜赶工
    高选配率直接导致产能告急。小米SU7 Ultra生产链因碳纤维部件短缺承压,部分用户提车周期延长至30周以上。雷军紧急推出“锁单用户限时改配”政策,试图缓解压力,但用户对个性化配置的执着令改配效果有限。业内人士分析:“小米将用户需求反向植入供应链,是创新也是风险。”

    雷军回应:“听劝”人设背后的商业逻辑
    面对争议,雷军在直播中强调:“用户的声音是小米的第一驱动力。”从反对到妥协,打孔机盖的选配印证了小米“用户共创”策略的成功。Canalys分析师指出,25万-35万级电动车市场竞争白热化,小米以“高性价比+高情感价值”破局,正重塑行业规则。

    行业启示:情绪经济时代,谁掌握“符号化消费”谁赢?
    小米SU7 Ultra的爆单现象,折射出智能汽车赛道的转型:

    1. 工业品变社交资产:挖孔盖、碳尾翼等设计成为身份标签,用户为“视觉符号”付费意愿远超功能本身;
    2. 情绪杠杆效应:锚定高价制造心理落差,激发“消费者剩余”获得感;
    3. 供应链柔性挑战:个性化需求与量产效率的平衡成车企新课题。

    网友辣评:

    • “以前没钱买小米,现在没钱买小米!”
    • “雷总:我造车,你们圆梦,双赢!”
    • “建议小米下次出个‘后悔药’选配,肯定卖爆!”

    互动话题:你会为“颜值税”买单吗?评论区聊聊你的选车逻辑!

    .万次阅读
    5评论
    8赞同
    收藏
    分享
    5评论
    8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