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国超跑”如何改写行业规则
文 | [ZHAN好运] 汽车科技观察
一、赛道封神:0.04秒的差距,十倍的价差
3月3日,天津V1赛道的一场直播测试,让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 Ultra彻底“出圈”。这款售价52.99万元的电动轿跑,以“1分11秒51”的圈速紧咬法拉利SF90(1分11秒47),仅差0.04秒,却以不足法拉利1/9的价格(法拉利SF90售价498.8万元),成为赛道性价比的绝对王者。

小米SU7 Ultra图片源自小米官方公众号

法拉利SF90
更惊人的是,同场竞技的仰望U9(1分14秒47)、宝马M4雷霆版(1分14秒57)均被甩在身后。雷军“性能比肩保时捷”的豪言,已从口号变为现实。1548匹马力、1.98秒破百(不含起步时间)、350km/h极速,这些数据背后是小米自研超级三电机系统(V8s+V6s)的硬核支撑。

图片源自小米官方公众号
二、价格革命:从“预售价81万”到“上市价52.99万”的降维打击
小米SU7 Ultra的定价堪称“行业炸弹”。2024年10月原型车发布时,预售价高达81.49万元,但量产版最终定价52.99万元,降幅近30%。这一策略直接引爆市场:2月27日发布会当晚,2小时预订量破万;至3月2日锁单量已超1.5万台,提前完成全年目标。

图片源自小米官方公众号

图片源自小米官方公众号

图片源自小米官方公众号
为何敢定低价?小米的答案或许是“生态盈利”。通过车机与小米智能家居的无缝联动,未来软件订阅、服务升级或成利润增长点。这种“硬件贴地、软件飞天”的模式,特斯拉曾验证成功,小米显然更懂中国用户。

图片源自小米官方公众号
三、设计哲学:赛道基因与日常豪华的平衡术
SU7 Ultra并非单纯的速度机器。其5115mm车长、3000mm轴距提供了行政级空间,而鹦鹉绿、闪电黄等五款配色,搭配Alcantara超细纤维内饰(包覆超5㎡),兼顾了年轻化与奢华感。

图片源自小米官方公众号
空气动力学套件和285kg最大下压力的碳纤维尾翼,则暗示了它的赛道血统。更值得关注的是宁德时代麒麟II电池:16C放电倍率、11分钟快充(10%-80%),解决了高性能电车“续航焦虑”的痛点。

图片源自小米官方公众号
四、用户主权:限时改配背后的柔性生产逻辑
3月5日10点起,小米将开启24小时限时改配,允许已锁单用户通过APP调整选配,重新排产。这一举措打破了传统车企“下单即定型”的僵化模式,依托数字化工厂实现“用户定义汽车”。对比特斯拉的“极简配置”,小米更懂中国消费者对个性化的执着。

图片源自小米官方公众号
五、未来野望:从纽北到MWC,全球化布局加速
2024年10月,SU7 Ultra以“6分46秒874”登顶纽北最速四门车;2025年2月,它又作为“人车家全生态”核心产品登陆MWC 2025。小米正以SU7 Ultra为支点,撬动全球高端市场。

图片源自小米官方公众号
结语:SU7 Ultra的启示——重新定义“中国速度”
小米SU7 Ultra的颠覆性不仅在于技术,更在于它用互联网思维重构了汽车产业的价值链:极致性能+亲民价格+用户共创。当传统豪车还在纠结“品牌溢价”时,小米已用52.99万的价格,让消费者看到“中国超跑”的无限可能。
今日互动:如果预算充足,你会选择SU7 Ultra还是法拉利SF90?评论区见!
(本文数据及事件均综合自公开报道,部分观点为作者独立分析)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