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不是省油,是“偷油”?吉利的节能哲学太狠了

    汽车车饰头像汽车车饰头像
    汽车车饰03-04

    看完“焦耳工程”,我悟了:吉利工程师怕不是一群“能源刺客”?

    别人开源靠加油,他们连整车各部分的余热都不放过;别人节流关大灯,他们连灯珠数量都要精确到个位数。46.5%热效率的发动机,配合“热源最优算法”,硬是把整车变成了一个巨型能量回收站——油箱烧完的余热存电池里,电池用剩的废热再给座舱供暖,合着这车自己就是个“永动机”?

    更离谱的是细节控:日行灯功耗23.5W,挂P档自动断电,连低压电路都搞地毯式排查……感觉是在给电老虎上“私教课”。但说实话,作为用户我们真就吃这套!续航焦虑本质是信任危机,而吉利用“焦耳级较真”回应了这种焦虑——把技术藏在每一处缝隙里,把诚意写在每一瓦省下的电上。

    现在就等实车验证:这波“偷能量”的操作,能不能让我少跑两趟加油站?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