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油车置换遇冷?二手车贩拒收这些车型的深层原因

    朋友老王想把手头的燃油车置换掉,问了一圈二手车商,结果人人摆手:“这车不收,给钱都不要!”曾经抢手的油车为何突然沦为烫手山芋?扒开市场暗流,这些真相让人倒吸凉气。


    原因一:国六B剿杀令,老车成了“废铁标靶”

    2023年7月起,全国全面实施国六B排放标准,直接宣判大批老车的“死刑”。

    • 国四及以下车型几乎绝迹二手市场(排放不达标无法迁入外地);
    • 部分冷门国五车(如法系某车型)车商开价不到原价10%,车主宁可丢给报废厂。

    案例:山东车主2016年买的进口油车,当年落地40万,如今车商报价3万:“拆零件卖都比收车划算!”


    原因二:“油老虎”口碑崩塌,白送都怕砸手里

    某些车型因油耗过高,被二手车圈拉入黑名单,堪称“行业冥灯”。

    • 纳智捷大7 SUV,百公里油耗18升起步,二手贩子调侃:“这车开去加油,油箱里能养鱼”;
    • 美系某V6车型,城区通勤油费1.5元/公里,车商直言:“收这车不如收废品,至少废品不耗油”。

    潜规则:车龄5年以上的高油耗车型,成交价往往低于市场价60%,且必须签“免责协议”(买家不得因油耗问题退车)。


    原因三:技术过时成“孤儿”,修车比买车还贵

    混动系统故障、双离合变速箱抖动、涡轮增压器漏油……某些油车的技术缺陷,让二手车商闻风丧胆。

    • 某德系品牌涡轮车型,10万公里后维修率超70%,二手市场流通价比同年份日系车低50%;
    • 早期混合动力车型(如部分插混油车),电池一旦报废,更换费用高达8万元(比残值还高)。

    经典烫手山芋:2018年前生产的某豪华品牌油车,因车机系统无法升级,二手车商拒收:“导航不能联网,倒贴钱都卖不掉!”


    原因四:新能源降维打击,油车残值集体跳水

    2024年国产新能源车挤压下,油车置换逻辑彻底崩盘:

    • 新车价格战导致二手车价“骨折”:某日系SUV新车降价5万,同年份二手车被迫跟跌40%;
    • 消费者只想要“过渡代步车”,车商收车必须压到极低价(比如3年内的油车,保值率不到50%)。

    车贩算账:“收辆20万的油车,整备成本2万,放两个月利息扣5千,最后赚3千还可能亏本。不如收电车,转手快利润高!”


    给车主的保命指南

    1.置换黄金期:国五车尽量在2025年前出手(多地或进一步限制排放);

    2.绕过车商割肉:冷门车直接挂个人平台,强调“配件齐全、维修记录透明”;

    3.终极止损大法:年检难过的老车直接走报废,能领1.8万补贴(部分地区叠加新能源购车优惠)。


    最后暴击
    业内人士预言:2030年前,燃油车置换市场将萎缩80%。与其被车商拿捏,不如早点认清现实——要么用到报废,要么忍痛贱卖。转发给开油车的朋友,早做打算躲过一劫!

    (政策依据:《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4年风险预警报告)

    次阅读
    10评论
    5赞同
    收藏
    分享
    10评论
    5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