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主机厂感谢华为任正非阻止余承东下场造车



1、华为三次阻止余承东团队下场造车,余承东团队小米加步枪也创造出鸿蒙智行和引望两个万亿元新赛道
华为车BU于美国2019年5月15日亲自下场绞杀华为同月成立。
华为成立车BU的目标是依靠华为领先全球的ICT核心技术,做智能网联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同时拓展华为新业务,彼时,华为的首要目标是活下来。
2019年5月-2020年年底期间,主机厂根本看不起看不上华为;同时,华为零部件模式及HI模式进展并不顺利。
2020年10月,华为任命余承东为IRB主任。
2021年5月,华为任命余承东为车BU CEO。
2020年10月27日,华为签署文件,“华为聚焦ICT核心业务,华为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造好车,有效期3年。”
2021年,余承东华为下场造车内部讲话:把奔驰、宝马、奥迪30几万到50几万的空间一把干掉。

华为高层否决了余承东华为下场造车的意见。
2023年3月,广汽董事会11:0干掉华为智选车团队。
3月,余承东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试图让问界挂华为商标或问界蹭蹭华为计划失败。

31日,任正非签署文件,“华为不造车,有效期五年。”
余承东连夜安排拆除“华为 问界,HUAWEI AITO”。
4月,华为发布乾崑ADS 2.0。
8月29日,华为先锋计划即Mate 60 Pro搭载麒麟9000S上市。
9月12日,智界新M7搭载华为乾崑ADS 2.0上市。问界M7狠狠蹭了Mate 60 Pro及麒麟9000S流量。
Mate 60 Pro及麒麟9000S和华为乾崑ADS 2.0救了余承东团队独创的智选车。
10月6日,问界M7大定6万辆。
11月7日,鸿蒙智行成立。
11月,华为任命余承东担任车BU董事长。
11月28日,奇瑞出于投机心态,用星纪元平台造“孪生兄弟”之一智界S7(图片|配置|询价)。
12月26日,科技车皇问界M9上市,爆款。
2024年1月16日,引望成立。
于是乎,华为三度阻止余承东团队下场造车,余承东领导团队花3年时间在逆境中以小米加步枪,为华为和为中国汽车产业打出“鸿蒙智行和引望”两个万亿元新赛道。张兴海领导赛力斯成为余承东团队打下两万亿新赛道的唯一外援。
于是乎,余承东成为2024年中国品牌人物五百强第四,任正非位居第一;余承东还被法媒评为2024年年度人物。
2、2020年投入100亿元收购小康股份,华为下场造车:一个并不成立的假设
2020年平安夜,张兴海第一次认识余承东。2020年,赛力斯(小康股份)股票市值约150亿元。华为2020年投入100亿元收购小康股份50%。
截至2024年年底,华为上市7款车型即华为 M5、华为M7、华为M9、华为M8,华为S7、华为R7,华为S9。
7款华为牌智能电动汽车2024年销售100万辆,营收3000-3500亿元、利润300亿元。赛力斯市值为5000亿元。
2024年,华为车BU主要资产包括乾崑ADS 3.0、鸿蒙座舱等评估值4000-5000亿元。
至2028年,赛力斯成为奔驰+宝马或奔驰+奥迪,销量350-400万辆,营收万元、利润千亿元。
中国汽车市场形成华为和比亚迪两个超级大厂,加上3-4家中型汽车大厂吉利,奇瑞、中国南方汽车集团、北方汽车集团。
因此,中国传统主机厂必须感谢任正非阻止余承东下场造车。
余承东团队下场造车,中国传统主机厂或哀鸿遍野,这是任老绝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尽管华为和比亚迪打掉的是丰田、大众、本田、奔驰、宝马、奥迪等合资车品牌以及特斯拉。
时至今日,华为赋能赛力斯、奇瑞、北汽、江淮造好车,后三家大厂还几乎没有发力,已经动了多少人的“蛋糕”。
今天一股网络黑势力黑暴,试图绞杀死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在情理之中。
3、华为第一个技术大牛被推上华为终端董事长,干着他并不擅长的华为品牌代言人
余承东是华为第一个六级工程师、华为第一个七级工程师,余承东是华为第一个专利起草人和专利获得者,余承东是华为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的获奖者。
说余承东是华为第一技术大牛一点不为过。
余承东不担任终端董事长,如果领导海思,他或能取得海思总裁何庭波今天一样的成就。
一些网友说余承东营销水平遥遥落后于某科技公司董事长,这是事实。
华为的基因决定余承东不可能成为某董事长。
余承东成为华为终端的代言人是勉为其难。
华为近7年研发投入约10240亿元,全球授权专利逾14万件。
华为是全球唯一兼有智能手机、智能网联汽车全套解决方案供应商、人工智能三条全产业链。三星勉强算得上智能手机全产业链。
苹果、微软、英伟达、谷歌离开台积电和中国手机大厂,离开中国市场,他们的营收和利润将断崖式下跌至目前市值约50%都不到,而他们的主要营收和利润将转移到中国。中国手机大厂选择华为芯片和操作系统,而华为将成为苹果+微软+英伟达+谷歌之和,还要加上台积电、高通、博通、特斯拉。
因此,美国早就想杀死华为。
华为换作其他任何人担任终端董事长,不喊出遥遥领先对不住华为以上成就。
余承东已经够谦虚了!
4、华为亲自下场造车,华为成为全球第一大车企是大概率事件,这与华为2019年智能手机出货量成为全球第二道理是一样的
4.1 华为建成世界第二选择,华为能够再创造两个奔驰但华为扛不起如此大的商业帝国
2023年3月31日晚间,余承东在微博和华为心声社区同时实名留言:“这个时代变了,这只会让我们更加艰难!若干年后,大家都会看明白的!留给时间去检验吧!”“对一个行业,只有深入洞察,深刻理解,才能把握住正确的方向!标记一下,若干年后再来看吧!”
余承东难道不能预测他领导华为团队取得以下结果。再造2个奔驰或宝马,才是余承东的目标。
任老难道不能预料到以下结果。
肯定不是!
华为背负ICT领域全产业链,并建成世界第二选择,已经足够沉重了!
华为确实有能力再创造两个奔驰,但是华为真扛不起如此大的商业帝国!
即使华为不造车,今天华为在人工智能及智能电动汽车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能力,已足以改变全球汽车格局。
传统主机厂如对此没有全面认知,终将被新质生产力革命掉。
4.2 若华为下场造车,华为形成自动驾驶核心技术垄断,传统主机厂面临生死抉择
如果华为亲自直接下场造车,而非仅以技术供应商或合作方身份参与,其带来的冲击将远超当前模式,甚至加速重构中国乃至全球汽车行业的竞争格局。
最终,汽车行业或迎来“华为时代”——华为少数巨头掌控技术标准,多数车企沦为生态附庸或纯代工厂。
最终,华为加速一把奔驰、宝马、奥迪、特斯拉打掉,对BBA T带来的冲击更加深远。
最终,华为进入国际市场,打败BBA、保时捷、法拉利、劳斯莱斯、宾利;或者国际豪车品牌丢掉灵魂,选择华为乾崑智驾系统。
若华为亲自造车,传统主机厂面临生死抉择,而不会有2-3年转型升级时间。
若华为亲自造车,传统车企的应对策略可能有四。
(1)比亚迪、奇瑞等激进转型:如目前比亚迪、吉利自研智驾,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比亚迪加速天神之眼商用,天神之眼A继续追赶上华为。如若追赶不华为乾崑ADS 4.0,比亚迪高端车型不得不拥抱华为。
吉利已成立智驾联盟,也是被逼无奈的激进选择。
奇瑞如也是一样。
(2)传统主机厂加速与地平线、Monmenta、大疆深度融合,或参股入股,报团取暖,追赶华为乾崑ADS 4.0。
(3)传统主机厂大量车型选择华为乾崑ADS 4.0,以“技术换生存”,即目前与华为合作的Hi模式。
(4)差异化突围:聚焦细分市场,如货车、军车、越野、MPV,避开华为主战场。
新势力成活的空间更小。
不造车的华为余承东都招致万人恨。网络黑势力网爆问界、尊界、享界正是因为技术打不过华为,用非正常手段试图“搞掉”余承东及他领导的鸿蒙智行。
下场造车的余承东,很多人想吃他“唐僧肉”。
4.3 华为智能化电动汽车护城河将颠覆整个汽车产业格局
华为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全栈式自研、全球唯一一家智能电动汽车全产业链公司。
•华为全栈自研能力碾压所有友商
华为若亲自造车,将整合其领先全球的人工智能技术和5G、5.5G和星闪技术;将整合其全球排名第二位的昇腾处理器、麒麟处理器和鲲鹏处理器;将整合其全球第三大操作系统鸿蒙操作系统;将整合其盘古大模型和云计算、大算力;将整合其领先全球的乾崑ADS 4.0自动驾驶系统,AI算法等全栈技术,华为人工智能和用软件重新定义,打造“移动智能终端”,而非传统汽车。
华为乾崑智驾ADS 3.0已支持复杂场景下的高阶自动驾驶,远超多数车企自研水平。
2025年4月或5月,华为或将发布乾崑ADS 4.0暨实现L3级软硬件架构。
•华为形成生态壁垒
华为鸿蒙生态可无缝连接手机、家居、穿戴设备,形成1+8+N的“车-人-家”一体化体验。传统车企即使选择使用鸿蒙系统,也难以复刻华为自研硬件的深度适配优势。
•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冲击的结果
传统车企可能被迫放弃自研智驾系统,转向华为技术或第三方供应商,导致技术主导权进一步流失。多数车企可能沦为华为的代工厂,成为配角。
4.4 华为成为中高端汽车市场绝对的王者
华为实现20万元以上一网打尽的绝对王者,绝非余承东吹牛二而成为现实。
华为将加速成为全球智能电动汽车的王者,华为通过收购、兼并、整合入奇瑞、江淮、北汽新能源,一个超越比亚迪新的汽车“航空母舰”诞生。
华为以智能电动汽车全产业链降维打击燃油车品牌。
华为仅需要5年时间,就能够打败全球汽车销量前四丰田、大众、斯特兰蒂斯、现代起亚,打败全球利润前五强奔驰、宝马、大众、丰田、特斯拉。
2021年,余承东规划五界(广汽退出是意外)时,目标是30万元以上全系列绝对的王者。
华为下场造车,赛力斯五界车型全部囊括。
余承东:"成为中国30万以上高端豪华市场绝对的王者。不仅仅是一个价位的王者,而是要做到30万以上、40万以上、50万以上,乃至一百万以上都是绝对的第一。”
•高端市场垄断:华为问界M9已站稳50万+市场。问界M8、问界M7、问界M5、享界S9、智界R7、智界S7如同问界M9一样,站稳25万元以上市场。
•超豪华市场:若华为继续自造100万超豪华高端车型即尊界S800、M900、MPV,对标BBA、保时捷、宾利、法拉利的旗舰轿车SUV,其品牌溢价和技术光环可能颠覆传统超豪华车市场格局。
•中端市场:若华为整合赛力斯蓝电、风光,继续造15万元到25万元区间的L3级中断豪华车。目前上汽尚界15-25万元的翻版。中低端市场下沉,渗透入10万元区间,挑战比亚迪、吉利平民车市场王者。
华为赛力斯车型将覆盖15-100多万元中高端所有智能电动汽车。
冲击结果:传统车企面临华为和比亚迪“上下夹击”,大众、丰田等中端品牌生存空间被大幅度压缩,部分二线豪华品牌如沃尔沃、凯迪拉克或被迫退出中国市场。
4.5 产业链重构:从中国制造到华为智造
•供应链垂直整合
华为固态电池技术成熟,3000公里固态电池投入商用。或者华为整合宁德时代的电池关键供应商,电池也将成为全球第一;华为电机技术25000转,目前是全球第一。
华为松山湖芯片产线应有尽有。
华为形成超级闭环生态系统。
汽车BU独立后已具备超级供应商潜力,华为下场造车将进一步强化控制力。
•华为生产模式革新
华为或将消费电子领域的精益生产经验引入汽车制造,缩短研发周期至半年或10个月,传统车企的“平台化造车”模式可能难以与华为竞争。
•华为人工智能技术全球领先,机器人储备技术强大。华为旗下所有汽车整车厂都如生产问界M9先进,其智能化、自动化及5G技术全球领先。
•冲击结果
依赖传统供应链的车企如日系、德系、美系成本优势丧失,代工模式或成为主流,部分车企沦为华为代工厂。
4.6 从卖车到卖服务的新商业模式
•人工智能及软件定义汽车
华为可能将“订阅制智驾服务”作为核心盈利点,例如按月收费的高阶自动驾驶功能,颠覆传统车企“一次性卖车”模式。
•渠道革命
依托华为几千上万家线下门店及鸿蒙智行门店、线上商城、京东,新车发布可瞬间触达亿级用户,传统主机厂4S店体系在华为冲击下,要么投华,要么面临瓦解。
原有经销商体系崩盘,车企被迫转型直营或与华为渠道深度绑定。
4.7 淘汰赛加速,汽车行业加速洗牌
•技术落后者出局
部分自主品牌和合资车品牌主机厂因缺乏智能化能力,将迅速边缘化,市场集中度向头部企业华为、比亚迪、吉利聚集。
•跨界竞争激化
华为造车,新势力蔚小理小米要么并入华为,要么建成蔚小理小米零跑联合体,形成“科技巨头VS传统车企”的终极对决,新势力不复存在。
今天,华为赋能赛力斯、江淮、北汽、奇瑞造好车,传统主机厂及新势力对华为都如此忌惮。
华为下场造车,那他们好日子真到头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