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小米Su7Ultra上市后的三个意义

    蛋总说车头像蛋总说车头像
    蛋总说车03-03

    2月27号小米Su7Ultra以52.99万起的价格震撼上市,一开始大家都以为雷总可能还会以81.49万的价格出售,结果直接将价格打到52.99万起,用网上的评论说,小米这是掀了桌子。可以这么说如果Su7Max和对手比,主打性价比,那么这台Su7Ultra就是量变到质变成为一台在动力上颠覆性的产品,它的出现有着三个意义。


    (52.99万,雷总真是交了朋友)

    让马力彻底变的白菜价

    如果说特斯拉的出现让动力开始变得廉价,那么这次小米Su7Ultra直接将动力打成白菜价,有人计算如果按照Su7Ultra的动力和价格比来计算(342.31元/马力),那么一台510P马力的宝马M3按照这个马力和价格比体系仅仅17万7,630P的奥迪RS6也仅仅21万9,超跑迈凯伦拥有720P马力则是25万1,即使是布加迪赤龙同等马力1500P也就52万。别说布加迪赤龙这是这个星球上极少数才能拥有的车型, 即使是一台普通全新的M3也是大部分人可望而不可及的车型,只能说,太疯狂了,想想我第一台车MG7 1.8T 160P马力,那是2008年,没想到17年后一台电动车性能车马力居然提升10倍,实在无法想象。

    (一台四门轿车1548马力,搁十几年前谁能想到?)

    传统超跑失去一边护城河

    这个就很好理解了,原先燃油超跑最大的优势就是动力,尤其街道上红绿灯起步,一骑绝尘的感觉,但是自从电动车出现后,这个感觉已经不是超跑独有了,在红绿灯起步,一台超跑被自己购置税超越的视频在网上还真不少。虽然超跑还有操控上和刹车上的优势,不过这些在普通街道上很难完全发挥出来。当然现在超跑也在积极的加入电机等辅助提升超跑的加速,可是这些厂家在电机上研发的优势并不如他们在发动机变速箱那么大。可以说原先动力这块护城河,在以Su7Ultra为首的电动性能车面前彻底消失,而且随着技术进步,电动性能车也会提升自己的操控,即使传统燃油超跑转型电动化,那么也是不可避免的同质化,这样一来许多传统燃油超跑最后只剩下品牌了。

    (上榜的跑车除了Su7 Ultra,其他车型都是出生没有,这辈子不会再有了)

    动力已经到了身体极限

    Su7Ultra的出现势必会引发其他电动车厂家跟进,这样几乎人人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得堪比超跑甚至F1的动力,虽然强大的动力听起来很美妙,但是这涉及到另外一个话题,那就是否每个人能否承受这个加速带来的过载以及急加速状态下对车辆操作的感知。先说下加速度,作为开了近4年Model3P的车主来说,3.3秒全力加速那种失重状态有时会让我觉得不太舒服,所以我在日常使用中也基本舒适模式为主,另外就是操控了,这个取决于车辆本身的操控性能和驾驶员对车辆的熟悉。先说下我的亲身体验的事情,那就是我在提车半年后,在启动动力模式后急加速然后又突然变向,由于那时路面非常湿滑,立刻造成车身失控,幸好最后车身摆了几下救了回来,这次让我心有余悸,幸好旁边没有什么车,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另外我这台车是四驱模式,有句话叫四驱救不回来就真救不回来。从那以后,我雨天湿滑路面是不敢开启运动模式。另外就是急加速后预判刹车距离,这些都非常有赖驾驶员对车辆的熟悉和反应能力。用另外一个角度来解释就是F1的01加速也就2秒多,而培养一个F1车手需要多少代价?虽然F1赛车操控和刹车要远远好于民用电动车其比赛的中驾驶技术专业程度也远高于街道驾驶。


    F1加速恐怖如斯,现在普通人就可以在合法的限速内体验,也意味着都要承受相同的过载

    当然这一点Su7Ultra也考虑到,根据网传的说法在平时最多也就1000马力左右,根据我上周的实拍的一些细节,似乎也佐证了这一点。所以哪怕以后有01在1.5秒,甚至0.9秒的车出现,即使买到这些车,这些数据也和日常使用没太大关系了,因为普通人大部分的驾驶技术可能只适合实测3秒左右或者以上的的加速度;毕竟安全不是闹着玩的。

    所以Su7Ultra出现宣告着他已经是普通人类日常所驾驭车辆的性能极限了。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