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动力电池回收消息,近日,保定国再循环产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拆解及梯次利用项目”首次公示信息在相关平台正式发布,标志着这一旨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发展的重大项目迈出了关键一步。

该项目总投资额高达36900万元,选址于保定市徐水区徐水经济开发区电力产业园,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废旧动力电池的收集与处理。项目主要针对废旧三元锂电池和废旧磷酸铁锂电池这两大类废旧锂电池进行回收处理,涵盖了废旧锂电池电池包及模组的拆解、PACK工艺以及单体电池的拆解破碎工艺,技术路线明确,处理流程科学。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年底,中国五矿旗下的定州分公司年处理3万吨废旧动力蓄电池的资源化高值化利用项目已顺利进入调试阶段。作为全国回收网络体系首批三个示范基地之一,定州分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二代退役锂电池绿色、高效回收处理生产线,为本次保定国再循环产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提供了宝贵的技术和经验支持。
据项目方介绍,该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拆解及梯次利用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达到3亿元。项目的建成不仅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京津冀地区的回收网络体系构建能力,还将为动力电池行业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向更加环保、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动力电池回收行业作为新兴的环保产业,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动力电池作为电动车辆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电动车辆的续航里程和使用寿命。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问题也日益凸显。
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拆解及梯次利用项目的实施,对于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两种方式,可以实现废旧动力电池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梯次利用方面,退役的动力电池在经过一系列检测、分类、修复或重组后,可以再次应用于对电池性能要求较低的领域,如储能系统、低速电动车、备用电源等,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再生利用方面,则是对报废的动力电池进行化学或物理处理,提取其中的金属资源,如锂、钴、镍等,为新电池的制造提供原材料支持。
据行业预测数据显示,到2030年,我国动力及储能电池的累计退役量将超过300万吨,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00多亿元,比2022年的实际市场规模增长可能将超过9倍,甚至达到10倍。
京津冀地区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聚集地,动力电池退役量同样逐年增加。北汽鹏龙、北汽新能源、北汽福田等企业纷纷在京津冀地区实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资源化项目,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保定国再循环产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拆解及梯次利用项目的实施,无疑将为京津冀地区的动力电池回收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