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裁员”遇上“N+9”,奔驰这一波操作,直接把国内打工人羡慕哭了!近日,奔驰中国被曝启动大规模裁员,比例高达15%,涉及销售、金融体系,但最让网友破防的,是“壕无人性”的赔偿方案——N+9起步,最高可达N+11!一时间,“奔驰裁员”的词条下,全是网友的“柠檬精”发言:“这哪是裁员?这是发年终奖吧!”
一、裁员背后的“钞能力”:奔驰把赔偿卷出新高度
据内部消息,被裁员工不仅能拿到“工作年限+9个月工资”的补偿,若未来两个月未入职新公司,还能白领3、4月工资,相当于**“带薪躺平”再薅2个月羊毛**,最终补偿最高冲上N+11。对比之下:
大众中国:去年裁员赔N+6,网友直呼“扰乱市场秩序”;
特斯拉中国:N+3,马斯克式“快刀斩乱麻”;
国内某车企:N+1?员工:“能按时发工资就谢天谢地了!”
有网友调侃:“奔驰这是搞‘恶意赔偿’吧?让国内车企怎么活?” 更扎心的是,被裁员工多是签了无固定期限合同的“五年老兵”,奔驰这波“分手费”,属实把“体面”二字玩明白了。
二、销量滑坡逼出“钞能力”?奔驰的“断腕求生”逻辑**
奔驰为何突然“撒钱”?答案藏在惨淡的财报里:
中国市场销量暴跌7%:2024年奔驰在华卖出71.4万辆,跌回5年前水平;
利润“腰斩”:净利润同比下滑28%,息税前利润暴跌31%,中国市场的“失速”成了最大拖累;
电动化“翻车”:纯电车型销量暴跌23%,自研系统MB.OS进度落后,被新势力按在地上摩擦。
面对颓势,奔驰选择“裁员换现金流”,但**研发部门毫发无伤**——毕竟,电动化转型还得靠技术翻身。网友吐槽:“裁销售保研发,奔驰这是要‘去肥增瘦’搞科技修仙?”
三、国内车企学奔驰?网友:“先把S级对标成五菱宏光吧!”**
奔驰的“良心赔偿”让网友集体破防,喊话国内车企:“天天对标奔驰S级,赔偿怎么不对标N+9?” 但现实很骨感:
合资品牌:大众、本田等赔偿多在N+2到N+6,已是“行业天花板”;
自主品牌:N+1是常态,能像广本“N+2+1.8”发奖金的,凤毛麟角。
有段子手总结:“奔驰裁员像分手,给足补偿还送‘分手礼物’;某些车企裁员像离婚,财产分割全靠《劳动法》底牌。” 不过,也有理性派指出:奔驰的高赔偿建立在利润基础之上,国内车企利润薄、竞争烈,“学奔驰”可能直接“学破产”。
四、裁员背后:传统豪门的“电动化阵痛”**
奔驰的裁员绝非孤例。宝马、奥迪等传统豪门同样在销量下滑中“挥刀降本”,但奔驰的“高赔裁员”却暴露了一个残酷现实:**电动化转型不是请客吃饭,而是“流血换生存”**。
短期阵痛:全球裁员2万人、削减9万员工分红,甚至取消管理层涨薪;
长期豪赌:押注中国研发团队加速智能驾驶落地,计划推出专属电动车型。
这场“裁员风暴”或许只是开始。正如网友所言:“今天羡慕奔驰的N+9,明天可能就要心疼自己的N+1了。”
奔驰用“钞能力”演绎了裁员界的“优雅离场”,但背后折射出的,是整个传统汽车行业在电动化浪潮中的挣扎与妥协。对打工人而言,“高赔裁员”虽香,却也是行业剧变的缩影。下次再看到车企“对标奔驰”,不妨问一句:“赔偿方案,敢不敢也对标?”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