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核心看点
据央视新闻消息,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相关负责人2月25日在北京表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预计到2027年全固态电池开始装车,预计到2030年可以实现量产化应用。

固态电池
新闻解读
一、技术优势与产业化时间表
全固态电池相比传统锂离子电池具备安全性更高、能量密度提升2-3倍、充电速度更快(可缩短至几分钟)、循环寿命更长等核心优势。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测:
- 2027年:全固态电池开始装车(小批量示范应用)
- 2030年:实现规模化量产,能量密度将分阶段提升至400Wh/kg(第一代)、500Wh/kg(第二代)
二、技术路线与产业布局
- 技术路线:国内主流企业聚焦硫化物电解质路线,目标实现车用电池比能量400Wh/kg。
- 企业进展:
- 比亚迪:2024年完成60Ah全固态电池中试,计划2027年批量示范装车,2030年大规模量产。
- 宁德时代:预计2027年小批量生产硫化物全固态电池。
- 丰田/三星:计划2027-2028年进入实用化阶段。

固态电池
三、产业化挑战
- 技术瓶颈:固态电解质离子电导率低、界面阻抗高、锂枝晶生长风险等问题仍需突破。
- 成本问题:当前全固态电池材料成本约2元/Wh(液态电池约0.5元/Wh),需通过规模化降本。
- 产业链配套:硫化物电解质关键材料(如硫化锂)量产工艺尚未成熟,需加速供应链建设。
四、市场影响与投资方向
- 锂需求增长:硫化物固态电池锂单耗为现有电池的2倍以上,预计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对锂需求量超55万吨LCE(占碳酸锂总需求5%)。
- 产业链机会:
- 材料环节:关注硫化物电解质、金属锂负极、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企业。
- 设备环节:固态电池生产工艺革新将带动新型设备需求。
五、政策与行业趋势
中国将固态电池列为重点支持技术,欧盟、日本等亦加速布局。未来5-10年,液态电池与固态电池将并存发展,固态电池主要覆盖高端车型及航空、机器人等新场景。

固态电池
核心概念板块及核心个股:
1. 固态电解质材料
逻辑:硫化物电解质因离子电导率高、适配高镍正极+硅基负极组合,成为主流技术路线。国内企业通过专利布局(中国专利数量达日本3倍)和成本优化(硫化锂成本从150万元/吨降至20万元/吨),加速产业化进程。
- 上海洗霸(603200):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开发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已切入比亚迪供应链。
- 三祥新材(603663):全球锆基材料龙头,掌控高纯氧化锆资源,布局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粉体量产项目。
2. 正极/负极材料
逻辑:固态电池需匹配高镍三元正极(提升能量密度至400Wh/kg+)和硅碳负极(解决膨胀问题)。硅碳负极渗透率提升将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 当升科技(300073):高镍正极材料龙头,向卫蓝新能源等固态电池企业批量供货。
- 翔丰华(300890):硅碳负极核心供应商,已建成千吨级产能,适配固态电池高硅含量需求。

正极/负极材料
3. 设备制造
逻辑:固态电池生产工艺革新(如干法电极、电解质涂布)催生设备需求,单GWh设备投资达15亿元。国产设备商在干法辊压、叠片机等环节替代率超90%。
- 利元亨(688499):固态电池叠片机供应商,绑定宁德时代、中创新航,2026年后订单或爆发。
- 纳科诺尔(832522):干法辊压设备隐形冠军,技术适配固态电池电极制造。
4. 电芯集成与封装
逻辑:头部电池厂通过技术全路线布局(硫化物/聚合物)抢占先机,量产成本控制能力是关键。
- 宁德时代(300750):硫化物/聚合物双路线布局,专利数量国内第一,与蔚来、理想合作开发半固态产品。
- 国轩高科(002074):半固态电池已装车奇瑞,实验室能量密度突破500Wh/kg。
5. 上游矿产资源
逻辑:硫铁矿(硫化锂前驱体)、锂矿需求激增,预计2027年硫铁矿需求增长5倍。
- 粤桂股份(000833):硫铁矿资源龙头,受益固态电池硫化物路线放量。
- 赣锋锂业(002460):全球锂资源龙头,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中试线投产,绑定宝马、广汽。

电芯集成
互动问题:
“固态电池万亿风口已至!这三家龙头谁将率先上涨?你会押注哪一家?
1. 鹏辉能源、
2. 国轩高科、
3. 上海洗霸、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文基于公开可查的官方数据及市场公开信息整理,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