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理想汽车自研电机遭质疑,起名太土?最终性能才是王道!

    最近理想汽车的自研驱动电机和生产线,被一些人质疑了,网上吵得挺热闹。不少人觉得,理想汽车宣传的自研,水分很大。这其中,最出名的,应该就是老汤哥Tango的回应了。

    老汤哥的回应:菜好吃就行,管它猪是不是自己养的?

    老汤哥,理想汽车的灵魂人物,面对质疑,他的回应很直接:“我们不仅电机自研,连碳化硅都自己造!但说到底,用户买车,在乎的是车好不好开,性能强不强,而不是零部件是不是自己造的。” 他甚至还用了一个很贴切的比喻:“去饭店吃饭,菜好吃就行,管它猪是不是自己养的!”

    这番话,信息量很大。老汤哥这可不是简单的回应,这背后,其实包含着很多无奈。想想看,其他厂商,买来的零部件,换个名字,就说是自己研发的,这算不算一种营销手段呢? 很多厂商喜欢用“山海经”、“北欧神话”、“希腊神话”之类的名字,听着就高大上。老汤哥说自己“不会起名字”,感觉更像是一种无奈的苦笑。他只是想说,与其花心思在名字上,不如把精力放在提升性能上。

    新能源汽车行业,自研还是外购?这道题,没标准答案!

    现在的造车新势力,技术路线各不相同,自研和外购的策略也各有侧重。有的厂商喜欢全盘自研,追求技术自主;有的厂商则选择外购成熟零部件,专注于整车调校。这其实都没什么对错,关键在于,最后呈现给用户的,是不是一台好车。

    那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名字,背后或许是巨大的营销成本,又或许是对于技术实力的一种掩饰。消费者真的会因为这些名字,就掏腰包吗?我觉得,大多数人还是更关心车的实际性能:加速快不快,续航里程够不够,开起来舒不舒服。

    用户到底想要什么?别被营销迷惑了双眼!

    咱们用户买车,首先考虑的,肯定是车的性能,安全性,以及舒适程度。 是不是自研的电机,其实没那么重要。 当然,自研能力强,代表着企业拥有更强的技术实力,未来发展潜力也更大。但对于当下,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一辆好开的车,才是最重要的。

    理想汽车的营销策略,是不是需要调整呢?我觉得,与其过度强调自研,不如多宣传车辆的实际性能和用户体验。 毕竟,最终影响购买决策的,还是车辆的综合性能。

    未来展望:技术为王,用户体验为先!

    老汤哥的回应,在行业内引发了不小的讨论。我觉得,这说明,大家开始关注,造车企业到底应该把精力放在哪里。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实力肯定是王道,但更重要的是,能把技术转化成让用户满意的产品。 对于消费者来说,在选车的时候,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迷惑了双眼,多关注车的实际性能和口碑,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说到底,一辆车好不好,开过才知道。


    大家觉得,新能源汽车自研和外购,哪个更重要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讨论!

    次阅读
    20评论
    7赞同
    收藏
    分享
    20评论
    7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