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界”字辈虽多,华为困扰也不少

    300人入住阿维塔,有的说是要造“塔界”,也有人出来辟谣,但是不管怎么样,华为已经出了四界,第五界,第六界,你们觉得还会远吗?

    自从前不久和上汽宣布要联合造“尚界”开始,鸿蒙智行其实已经在不经意间,悄悄的发生变化。余承东以前表示过,做“四界”已经够累的了,没有精力做第五界。而现在“食言”,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外界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图片来自网络

    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发生了几件大事。首先,智能驾驶方案走向了端到端,一体化的处理模式会使得研发效率大大提升,使用运营的成本会极大的下降,对整个行业的技术架构来说,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图片来自网络

    小米造车的成功,其实给华为也有很大压力。因为小米成功以后,不仅仅是在汽车领域,还在手机方面会对华为产生一定的冲击。比亚迪前不久喊出的智驾平权,使得消费者对于智驾产生了一个新的认识,大家开始明白,智驾压根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神秘和高不可攀。所有诸多因素的转变,使得华为在技术和规模之间要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也迫使华为作出一定的改变。


    图片来自网络

    接下来的趋势,光有先进的技术,如果失去了规模,也将会失去市场,现在华为推出的几个界字辈,相对来说,定位都是比较高的,和上汽合作将要推出的尚界,瞄准的是年轻化的中端市场为主,华为也会做到全覆盖。现在的鸿蒙体系里面,缺少了专业越野和商用MPV的两个分支,所以我个人感觉,华为至少还要出两个“界”来覆盖这部分的细分市场。


    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鸿蒙智行来说,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消费者的认知发生了改变。简单来说,现“界”字辈一多,消费者容易蒙圈,产品容易形成定位交叉。另外鸿蒙智行现在的所有产品里,在技术的底层,都是ADS 3.0,也就是说,在技术上没有形成差异化。还有一个鸿蒙智行的双重属性,车厂和华为,对产品来说,这两者到底谁才是亲爹?车子以后出了问题,到底应该找谁?这些问题,都会增加消费者的疑虑和困惑。


    图片来自网络

    从技术崇拜到智驾平权,这就是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转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很有可能对华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高端能否守住,中端能否亏的起,低端能否打的开!


    图片来自网络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