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深蓝L07深度体验:全向防碰撞+华为乾崑智驾,重新定义驾驶安全

    好车懂你头像好车懂你头像
    好车懂你02-24

    当某新势力头部品牌因 AEB “失速门” 陷入口碑危机时,深蓝 L07 以【全向防碰撞系统 + 华为乾崑智驾】的双保险方案,重新定义了智能时代的驾驶安全理念。在当下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深蓝 L07 凭借自身独特的优势,在 20 万级别的车型中脱颖而出,成为众多消费者关注的焦点。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体验这款车的魅力。

    动力表现:全速域响应与能耗混合的平衡

    深蓝 L07 搭载的超级增程 2.0 系统堪称一大亮点。其配备的第三代 1.5L 发动机,拥有高效的燃油燃烧效率,配合先进的油冷扁线电机,两者协同工作,达成了 WLTC 工况 95% 纯电驱动率。在补能体系方面,它支持 132kW 快充,能在短时间内为车辆补充大量电能,满足用户的紧急出行需求;同时还具备 3.3kW 外放电功能,无论是户外露营还是应急供电,都能轻松应对。经过实测,其纯电续航可达 280km(CLTC 标称 300km),即使在馈电工况下,实际油耗也仅为 3.9L/100km。

    与同级车型相比,深蓝 L07 有着众多优势。相比之下,同级竞品比亚迪汉 DM-i 的纯电续航在 NEDC 工况下为 121km,深蓝 L07 不仅纯电续航长,而且在储物空间方面侵蚀更小,能为用户提供更充足的装载空间。面对换代问界 M5 增程版的 40kWh 电池包成本控制策略,深蓝 L07 通过优化电能循环系统,实现了 25 分钟 SOC 从 30% 提升至 80% 的快充速率,大大节省了用户的充电时间。在加速调校上,深蓝 L07 前段保留了德系车特有的线性加速度增益,驾驶感平稳舒适;不过在速度上限设置方面,相比极氪 007 后驱标准版(零百 5.6 秒),它更侧重于经济取向,以满足大多数用户日常使用和节能需求。

    外观设计:红点设计理念的进阶演绎

    深蓝 L07 的外观设计遵循红点设计理念,将轿跑的 “反重力” 曲线进行了再解构。整车长宽高为 4950×1910×1485mm ,这样的黄金比例使车身看起来既大气又协调。微突的悬浮式 C 柱设计,不仅增加了车辆的时尚感,还延伸出了 0.22Cd 的超低风阻,有效降低了能耗,提升了车辆的续航能力。

    车体表面采用 3D 曲面锻造工艺,与星际灰金属漆面深度融合,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车身光影明暗变化流畅自然,其流畅度甚至超越了极星 2 的雾面幻影涂层,让车辆外观更具质感和层次感。然而,这种特殊工艺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后期补漆成本较常规工艺提升约 15%,这是消费者在购车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智能座舱:科技人文主义的体现

    在行业普遍陷入 “屏幕军备竞赛” 的畸形竞争时,深蓝 L07 的极光智能座舱另辟蹊径,选择走专注式简约路线。它的关键进化点十分显著。首先,其采用 36 小时声场校准技术打造的 22 扬声器系统,能够提供出色的音效体验,高频延展性接近柏林之声水准,让用户仿佛置身于豪华音乐厅。其次,可分区控制的 RGB 氛围灯包含 8 种情绪照明模式,能根据用户的心情和驾驶场景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增添驾驶乐趣。

    再者,专为亚洲乘员设计的零重力座椅采用创新皮革材质,经过实测,连续 6 小时长途驾驶后,腰肌劳损指数较蔚来 ES6 降低 23%,极大地提升了驾乘的舒适性。不过,在车机系统的智能化深度上,与鸿蒙座舱的生态连接性仍存在 0.8 - 1 代技术代差,在软件生态和智能交互的丰富度上还有提升空间。

    智能驾驶:“准 L3” 架构下的安全与便捷

    深蓝 L07 深度整合了华为 ADS 2.0 的 GOD(通用障碍物检测)网络,在智能驾驶方面实现了全域安全冗余设计的重大突破。它是业内少数部署全向置信度融合感知的 B 级车,这使得车辆对周围环境的感知更加精准和全面。

    在施工场景借道触发概率方面,深蓝 L07 高达 93.7%,相比阿维塔 11 高出约 11 个百分点;在城市路段,其 44% 的脱离提示率较小鹏 XNGP 低 15% ,表明它在城市复杂路况下的自动驾驶表现更为出色。在深圳晚高峰的实测中,深蓝 L07 的红绿灯启停动作完成度接近老司机水准,能极大地缓解驾驶员在拥堵路况下的驾驶疲劳。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非标路口等复杂场景下,仍需驾驶员保持注意力监管,确保行车安全。

    安全性能:主动防御与被动安全的综合考量

    深蓝 L07 的 CollisionTech Pro 系统在算法层面实现了自由度跃升。在纵向极限上,它拥有 100 - 0km/h 无预警刹停能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制动,避免碰撞事故的发生。侧向防护范围突破了传统的 150° 边界,扩大了对侧向障碍物的监测范围。同时,三套硬件架构互为冗余,不仅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每帧处理功耗还较上代下降 19%,实现了性能与能耗的平衡。实验室测试显示,在 150ms 紧急制动时,最大规避速度达 118.7km/h,较特斯拉 HW3.0 提升约 27%,主动安全性能十分出色。然而,在被动安全部分,深蓝 L07 仅获 C - IASI 预评估全 G,与沃尔沃 S90 的硼钢占比相比仍有差距,在车身结构强度和被动安全配置方面还有进步空间。

    购车决策:竞争优势与目标人群分析

    在残酷的 20 万元价格区间内,深蓝 L07 的竞争优势十分突出。其一,它是同构型产品中采用 “技术双生态” 模式(深蓝 + 华为)的车型,融合了双方的技术优势,为用户带来更先进的驾驶体验。其二,全场景能耗经济性表现优异,市区通勤月均成本约 265 元,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其三,具备战略备用空间,后期可拓展第三方智驾套件,满足用户对车辆智能化升级的需求。

    在用户群体方面,深蓝 L07 适合以下三种人群:一是长三角 / 珠三角高频城际往返群体,其长续航和高效的补能体系能满足他们频繁的出行需求;二是高端硬件尝鲜派但预算有限的用户,深蓝 L07 以相对较低的价格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和配置;三是注重 “长期主义持有成本” 的家庭用户,其低能耗和后期可拓展性,能为家庭节省开支并带来长久的使用价值。

    当新势力们还在为年度 KPI 厮杀时,深蓝 L07 以典型的中式工业哲学给出了解决方案 —— 不必标榜颠覆,但必须解决场景。在这个速生速朽的智能化战国时代,或许真正的创新正藏在这些看起来 “不够性感” 的务实细节中。深蓝 L07 凭借自身在动力、设计、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安全性能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极具性价比的购车选择,有望在 20 万级别的汽车市场中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次阅读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1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