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新能源汽车的浪潮汹涌澎湃,很多人都在唱衰燃油车,觉得油车的车型老旧,还调侃它是 “老葫芦棒子”。大家普遍认为新能源汽车遥遥领先,甚至有人说智能驾驶已经等同于人类驾驶。然而,燃油车其实有六大优点,接下来咱们就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燃油车不会爆雷。2024 年,吉月汽车在寒冬中倒下,众多车主遭受损失。到了 2025 年,又一个品牌 —— 合创汽车也爆雷了。合创汽车一直以来都没什么知名度,爆雷也是悄无声息。直至今日,很多人都不知道合创汽车已经发不出工资,官方微博近半年都未曾更新,老车主的车也无人理会。好在吉月汽车在 2024 年引发了社会关注,造成了恶劣影响,所以合创汽车背后的大佬们采取了补救措施。广汽支付合创员工的工资,埃安承担合创汽车老车主的售后。不得不说,燃油车品牌即便处境艰难,毕竟也是在过去几十年激烈竞争中存活下来的,资金储备充足,能够给员工妥善的赔偿,也能为车主提供售后保障,确保零配件在 10 年内都能正常供应,这是有完善机制的。
其次,燃油车操控稳定,不会失灵失控。驾驶燃油车时,方向盘往左打,车就往左走;往右打,车就往右行;踩油门加速,踩刹车停车,操作简单直接。反观新能源汽车,这恰恰成了当下老百姓担忧的安全隐患。最近,国内一家新能源车企就发生了令人震惊的集体刹车失灵事件。有位车主的妻子在学校开车去充电时,突然发现无法刹车。在 12 月 31 日,该品牌 2023 款高配版车型都出现了这一问题。厂家这段时间忙着打广告、与明星互动、搞宣传、送车,却对车主的刹车安全问题没有给出新的解决方案。宝骏官方也承认,这是部分软件 bug 导致制动助力降级、限速保护状态,说白了就是刹车失灵。按照新华字典的解释,失灵就是不灵敏和失去效用。正常情况下轻轻一踩刹车就能停下,如今踩了却停不下来,这不是失灵是什么?
再者,燃油车动力输出相对温和。一般家用燃油车的马力在 100 匹到 150 匹,十来万的 B 级轿车,像帕萨特、迈腾这种,马力在 200 匹上下。要是预算充足,买个宝马 5 系、奔驰 E300,马力能达到 250 匹左右。而电车的马力就大多了,比如汉 EV 车型可达 1100 匹马力。普通工薪家庭开 300 匹到 350 匹马力的车,就会感到脸红心跳、冒汗;450 匹到 500 匹会让人恐惧害怕;500 匹以上的车,一般人很少有机会开,毕竟价格不菲,没个大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可拿不下来。现在新能源电车动辄就推出 1100 匹马力的车,比亚迪宣称这是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动力下放、科技平权,还呼吁大家为国货点赞。但试想一下,这样一辆 1100 匹马力的车行驶在你旁边,你心里是感到自豪骄傲,还是会害怕呢?要是一辆价值千万的法拉利拉法、迈凯伦 P1 或者帕加尼在你旁边,你可能怕追尾赔钱;可一辆 40 万的 1000 匹马力电车在你旁边,你怕是怕它撞你。虽说有些油车被调侃为 “马路三大妈”,开得慢还容易造成高速堵车,但并非说油车速度慢是好事,而是电车速度过快,给老百姓、消费者以及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了新的问题。我建议,对于这种千匹马力的车,要进行动力限制和新手保护。就像小米汽车,刚买回来最高时速限制为 140km/h,最大动力性能受限,禁止使用弹射模式,行驶 300km 后才能解锁这些限制,这一点值得为小米的工程师点赞。
然后,燃油车技术成熟,相对不容易被淘汰。在新疆、西藏、东北地区,燃油车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燃油车不会彻底消失。燃油汽车的内燃机技术已经发展到近乎天花板的程度,发动机、变速箱、发动机热效率、排量、涡轮增压技术以及燃烧循环模式等,很难再有重大突破。要是能有新的更厉害的技术,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早就成功量产了。中国人拥有汽车也就三四十年,而国外已经有百年历史,奔驰、宝马、奥迪等品牌早就把能研究的都研究透了。前年年底换代的宝马 5 系、奔驰 E 级,也只是外观和内饰有所改变,发动机和变速箱无非增加了一个 48V 轻混电机,改动很小。从长远来看,三到十年后再看燃油车,和现在相比不会有太大差别。但新能源电车就大不一样,如今在中国,花十几万块钱就能买到续航 500km 的电车,比如 12.98 万的小鹏 G3i,实际续航打八折也能达到 400km 。可再过两年、三年甚至六年,新能源电车的发展将超乎想象。就像站在 2024 年,谁能想到 2025 年初比亚迪会推出 1100 匹马力的汉 EV 呢?所以说,燃油车相对来说不会轻易被淘汰。
另外,燃油车不会爆燃。虽然燃油车也存在自燃现象,但和电车有很大区别。燃油车一般在夏天,老旧车型由于发动机排气温度高、三元催化温度高,再加上车子漏油滴到排气管或三元催化上,或者线路老化,才有可能引发燃烧。不过燃油车燃烧速度相对较慢,一是有充足的逃跑时间;二是运气好的话,还能用灭火器灭火;三是新燃油车很少出现自燃情况。而电车无论是新车还是旧车都有可能发生燃烧,并且火势迅猛,再加上有些车型配备隐藏式门把手,车子一旦燃烧,火势瞬间变大,车门还可能打不开。即便电车自燃问题在逐渐改善,国产新能源电池技术也在不断创新突破,但就燃烧这一点而言,燃油车的优势在于不会爆燃,只是可能会自燃。
最后,燃油车对环境适应性强,不怕冷。目前来看,燃油车最怕的环境是高原,因为高原空气稀薄,氧含量少,动力会大幅衰减。但在寒冷的东北漠河,零下二三十度,或者炎热的海南、广东,夏天 40 多度,燃油车都能正常行驶。而电车则怕冷怕热,尤其是怕冷。只要电池技术不能做到完全不怕冻,冬天和夏天续航及性能保持一致,我相信东北的朋友们大多对电车还是会有所顾虑。
当我们在争论油电优劣时,内蒙古牧民正开着柴油皮卡穿越沙丘,上海白领用省下的油钱给孩子报钢琴班,川藏线上的纯电越野车艰难寻找充电桩...这个14亿人的汽车市场,本就不该只有一种答案。
综上所述,即便新能源汽车发展得再好,只要电池技术在短期内无法解决怕冷等问题,燃油车和电车就会长期共存。关键是大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燃油车在某些方面确实更具优势,比如长途出行加油方便、不会有续航焦虑等;而电车在城市通勤中更节能环保、使用成本相对较低。买车时一定要综合考虑自身情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别忘了关注我,感谢您的支持!
#油电之争# #合创汽车##小米SU7#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