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别叫我小理想!”零跑凭什么能够先盈利?

    2024年新能源寒冬里,零跑用一份炸裂财报打脸行业:四季度净利润转正,单车毛利率8%,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当媒体鼓吹“零跑是‘小理想’”时,创始人朱江明却直言:“我们不做豪华平替,只造老百姓的科技普惠车!” 今天深扒这家“反内卷之王”,看它如何用三招打破盈利魔咒。


    1. 拒绝“理想式豪华”:50%的价格,200%的实用主义

    上海白领陈晨的选车经历很典型:

    • 理想L7:34.98万,零重力座椅+车载冰箱
    • 零跑C16:15.88万,三排真七座+外放电功能
      “全家露营时,孩子抢着在零跑车里吃火锅,比‘冰箱彩电’实在多了!” 他的选择印证了零跑的生存逻辑——用极致实用主义收割刚需市场

    数据拆解“非理想化”路线:
    价格锚点:15-20万主力区间,比理想门槛低50%
    配置取舍:砍掉空气悬架、电吸门,但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用户画像:家庭月收入1.5-3万群体,占比超70%
    “理想的用户在乎‘享受’,零跑的用户在乎‘够用’。”销售总监王涛一语道破差异。


    2. 技术“去理想化”:自研不烧钱,专攻省钱黑科技

    走进零跑实验室,工程师展示了“抠门研发法”:

    • 电池包瘦身术:CTC底盘一体化省掉15%结构件,成本直降1.2万
    • 激光雷达平权:国产速腾聚创方案,价格打掉理想同款60%
    • 增程不堆料:1.5L自研增程器热效率41%,油耗比理想低0.8L/百公里
      “理想的研发费砸智能座舱,我们的研发费砸成本控制。” 财报显示,零跑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仅8%,但单车成本同比下降12%。

    省钱成果暴击:
    电驱系统自研,采购成本省30%
    车机芯片国产化,年省专利费超2亿
    工厂自动化率80%,人工成本仅为理想1/3


    3. 全球化“非理想路径”:不建充电桩,只卖技术方案

    当理想狂砸50亿建超充站时,零跑却玩起“技术输出”:

    • 反向合资:借Stellantis的欧洲400+门店卖车,渠道成本省90%
    • 错位竞争:T03在法国卖1.2万欧元,比雷诺Zoe便宜40%
    • 平台授权:传闻法拉利欲采购零跑CTC架构,中国技术反攻超跑
      “欧洲人买零跑,就像中国人买大众——图的就是便宜大碗!” 慕尼黑车主Hans的点评火了外网。

    4. 2024年薅羊毛指南:国家补2万+零跑送1.5万,抄底攻略

    零跑开年放出“王炸补贴”,13万开走带激光雷达的SUV
    国家以旧换新:报废旧车至高补2万(截至2024.12.31)
    新春现金直降:C11增程版官降1.5万,落地价杀入12.88万
    杭州车主李磊现身说法:
    “旧轩逸(图片|配置|询价)抵了2万,加上补贴等于白开5年还倒赚1万!”


    灵魂拷问:平价车真能赚大钱?

    面对“薄利多销难持续”的质疑,零跑用数据反击:

    • 规模效应:2024年产销29万辆,固定成本摊薄40%
    • 技术变现:电子架构授权Stellantis,年收专利费超5亿
    • 生态闭环:车机系统广告+数据服务,单车主年均贡献200元

    当新势力痴迷“堆料军备赛”时,零跑用盈利证明:中国最缺的不是第二个理想,而是让工薪阶层闭眼入的良心车。就像网友神评:“零跑把‘汽车优衣库’穿出了高定范儿——你可以嫌它不够奢,但你不能否认它真香!”
    15万预算,你会选零跑的“激光雷达全家桶”,还是加钱上理想的“冰箱大沙发”?

    #零跑凭啥成为第二家盈利新势力#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