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京鄂激战小米第三工厂:北京和武汉到底谁将最后胜出?

    雷军最近频繁现身武汉,据传与最近小米汽车第三工厂落地武汉有关!

    进入新的一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雷军争夺战”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北京与武汉两大城市,围绕小米汽车第三工厂的选址,从政策扶持、产业配套到“感情牌”,展开了一场堪称史诗级的博弈。雷军的确很难办,这场争夺战不仅仅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关系到两个城市未来的发展与地方经济格局。更可能改变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格局。

    首先说北京,北京是小米总部所在,也是小米汽车一期和二期工厂所在。北京可以说是小米汽车的“伯乐”,有人说没有北京的支持与鼓励,雷军可能不会那么轻易下定决心造车。北京作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不仅有奔驰,北汽等车企,还有一系列优先级的汽车政策,相应的配套也是比较齐全的。不仅是政策,北京也给小米提供实打实的资金支持。但现在的情况是,小米汽车实在是太火爆了,一期工厂已经是持续超负荷在运转,北京二期工厂虽然在建,但是恐怕仍难以满足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现在积压超过10万辆订单的需求。

    再说武汉,武汉是雷军的故乡,雷军是一个家乡情怀很重的企业家,这些年来无论是给武汉大学捐款,还是在武汉进行了一系列的投资,本质上都是他回馈家乡,回馈社会的体现。雷军作为湖北人、武大的校友,与武汉渊源也是十分深厚。不仅如此武汉一直以来都是中部的汽车重镇,拥有东风,比亚迪等大型车企。还有一系列的汽车配套产业链。小米在武汉造车可以说是拥有了一切的便利条件,与此同时,小米在武汉建造的小米智能家电工厂此刻已经24小时施工。释放出了小米目前想要在武汉构建“产业一体化”的构想。同时武汉具有“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又有铁路,长江水道航运优势。可见武汉竞争力相当大。武汉当前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有很大的空缺,急需具有相当大影响力的新能源车企落户武汉,带动武汉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当然武汉如果能够拿下小米第三工厂,对武汉未来的发展将意义重大,可以说将改变中部地区经济格局。

    对北京来说,拿下小米第三工厂,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北京“智能汽车城市”的地位,有利于进一步吸引高端人才和先进技术。对武汉来说,这座工厂意味着万亿级产值潜力,小米SU7系列2025年目标交付30万辆,若第三工厂年产能达15万辆,可直接带动上下游千亿规模产业链,甚至推动湖北GDP五年内反超河南。

    雷军近期频繁现身北京小米工厂,同时频繁来往于京汉之间,在强调北京小米工厂“提产保交付“的同时,武汉智能家电项目的快速推进也被视为小米的战略级项目。有业内专家分析,小米可能采取”双总部“模式,北京主导研发与高端制造,武汉依托成本优势承接增量产能。小米第三工厂的抉择,注定将重塑区域经济格局,并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史上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京汉之争本质上已经不是简单的企业选址之争,而是城市竞争力和未来发展的竞争,无论花落谁家,

    .万次阅读
    154评论
    56赞同
    收藏
    分享
    154评论
    56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