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市值只剩737亿,销量跌至第十,蔚来汽车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球科技头像球科技头像
    球科技02-20

    四年前,当蔚来市值突破千亿美元时,没人能想到它会成为2025年新能源战场上最危险的玩家。最新数据显示,这家曾经的明星车企单日亏损5500万元,现金储备仅够支撑两年,销量榜单上更是被小米、小鹏等后来者甩开十个身位。

    从千亿帝国到生死时速

    2025年2月19日的蔚来,市值仅剩730亿港元,较巅峰时期蒸发90%。422亿元现金储备看似庞大,但在日均5500万元的亏损速度下,只够维持到2026年。更致命的是销量崩塌:蔚来品牌1月交付7951台,创12个月新低;子品牌乐道L60月销5912台,不及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单周销量。

    换电站的半死不活就很能说明问题。单个换电站建设成本超300万元,全国2300座站点占用66亿元资金,利用率却不足40%。当友商专注提升充电效率时,蔚来仍在为三种不同规格的电池支付调度成本——乐道L60无法使用蔚来换电站,萤火虫品牌更需独立建站。

    手机业务的试错代价同样惨烈。投入超10亿元研发的蔚来手机,市场份额不足0.1%,在苹果、华为的夹击下沦为“最贵车钥匙”。这种摊大饼式的扩张,让蔚来在核心战场失守:ET9搭载自研芯片“神玑”,智驾体验却未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多品牌困局与效率陷阱

    “高端化”曾是蔚来的护城河,如今却成为绊脚石。当问界M9月销破万、理想L9稳居40万元市场榜首时,蔚来80万元的ET9预售量不足千台。子品牌战略加剧混乱:乐道L60因缩减服务遭老车主抵制,萤火虫海外建站计划吞噬现金流,三个品牌共用供应链的比例不足30%。

    对比小鹏MONA M03的逆袭更具启示意义。该车型上市5个月累计交付6万台,关键在供应链成本控制——王凤英主导的钢材采购改革,单台车成本直降8000元。反观蔚来,NIO House单店年运营成本超千万,181家门店贡献的销量却不及小米50家直营店。

    品牌定位的模糊正在吞噬用户信心。2025年1月,蔚来推出“五年零息”变相降价,短期拉动销量回升至榜单第七,但高端形象受损导致订单转化率下降15%。李斌在内部会上强调“所有工作围绕卖车”,但消费者更关心实质:同价位段,小米SU7续航多120公里,小鹏MONA M03智驾系统多5个感知摄像头。

    突围生死线的三大赌注

    蔚来将翻盘希望押注在2025年四季度盈利。要实现这个目标,需在三个层面破局:砍掉手机等非核心业务预计年省20亿;统一电池规格可使换电站利用率提升至70%;合并子品牌销售渠道能降低15%运营成本。

    产品迭代速度成为关键变量。ET5改款车型“5566”计划搭载全域900V系统,但交付要等到4月,而小米SU7改款已进入路测阶段。乐道L70/L80两款SUV定位家庭市场,却要直面理想L7/L8的产能碾压——后者单月交付稳定在2.5万台。

    资本市场的耐心正在耗尽。港股投资者用撤离表达态度:蔚来股价较2021年高点跌去95%,市值仅为小米汽车业务的1/8。若四季度无法实现单季盈利,资金链断裂风险将直接威胁生存。

    参考资料:

    2025年02月19日《2025:蔚来迎来生死大考》

    2025年02月18日《蔚来现在最缺的,是信心》

    2025年02月14日《累计亏损800多亿!亏损不可怕,可怕的是蔚来的路走歪了》

    2025年02月14日《蔚来汽车这次真的掉队了?》

    2024年11月20日《蔚来Q3毛利润20亿、净亏损50亿,2025销量翻倍、2026全面盈利》

    2024年11月22日《蔚来汽车2025盈利之路:能否逆转三季亏损持续的窘境》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