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鸿蒙智行尊界技术发布会在深圳举办,余承东表示,华为以六大核心智能技术,构建鸿蒙智行产品实力,引领了智能驾驶的发展。HUAWEI ADS目前已经实现全国都能开、有位就能停、端到端类人智驾,并为智驾新阶段L3的到来做好了准备。

令人震惊的是,整场发布会寡淡无聊,观众毫不买账,华为底气不足,完全不像是要推出一款搭载东安动力的1.5T发动机作为增程器,百万级别的中国品牌顶级旗舰轿车。
为什么大家对华为不感冒了?
从华为开始进入汽车行业以后,汽车圈在华为面前,都像个新兵蛋子。
没有人见过这样的企业,滥用营销手段,鼓吹爱国情怀、遥遥领先,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愚弄大众!
不买华为就是不爱国
在汽车圈,没有人敢批评华为。
在2024年11月22日,华为与北汽合作的享界汽车法务部在社交平台发文宣布,将起诉自媒体“袁启聪”。
据悉,自媒体“袁启聪”及其相关矩阵账号在多个社交平台发布涉享界S9不客观、不严谨的测试结论,严重误导了消费者,损害了北汽享界汽车品牌的声誉。

享界汽车法务部表示:“为捍卫品牌合法权益,经充分取证,享界向该自媒体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承担法律责任、赔偿损失并消除影响。”
头脑清晰的网友对此并不买账,纷纷表示:“不解决问题,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华为一直就被大众诟病,过度使用“爱国营销”,尤其是“不买华为就是不爱国”等言论。只要谁敢批评华为不好,或者讲实话,华为的海军第一时间蜂拥而至。
将购买行为与爱国情感绑定,带有道德绑架的意味,甚至被认为是“敌人”故意制造的舆论陷阱,目的是分化消费者对华为的支持。
风头华为出,黑锅伙伴背
华为造车有三种模式:零部件供应模式、HI模式和智选车模式。
零部件供应模式:华为向厂商提供标准化的零部件,如电机、模组、激光雷达等,参与度较低。这种模式下,华为主要扮演Tier 1供应商的角色,提供基础的汽车零部件。
HI模式:该模式下,华为提供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包括计算与通讯架构等,合作关系较深。这种模式被称为Tier 0.5,华为不直接面对C端客户,而是帮助其他车企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例如,北汽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是全球首款搭载华为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的量产车。
智选车模式:这是华为深度参与的一种模式,华为不仅参与产品造型设计、内饰设计,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还负责车型营销和终端销售。
三种模式,只有智选车模式成功走通了。华为虽然表面一直重申不造车的立场。但是智选车模式下,华为在渠道和品牌上深度加持,参与程度最深,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例如,华为与赛力斯合作打造的AITO问界,赛力斯的话语权非常小,华为的班底几乎接管了所有事务。

风头被华为出尽了,一旦AITO问界出现任何负面,赛力斯就像夜壶一样,拿出来背黑锅。
在引导消费者购买的时候,店员会一直引导消费者这是华为汽车,一旦出问题了,华为表示:华为智选车并不是华为品牌。这种模糊的营销方式太鸡贼了,让消费者感到被误导,进而对华为产生不满。
大嘴吹牛爱双标
余承东担任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主任,负责的业务主要包括华为终端BG、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以及智能终端与智能汽车部件IRB,都是华为重要且庞大的业务部门,是华为一人之下的位置。
老余有一点不好,一个人的名字可以叫错,但一个人的外号永远不会错。余承东外号余大嘴,这个大嘴很有贬义的味道。
华为的一些产品在实际测试中的表现并不理想。例如,问界M7在冬季测评中未能识别静态障碍物,而问界M9在城市NCA专项测评中得分较高,但余承东的态度却前后矛盾。
2025年2月比亚迪智驾技术发布会后,余承东的社交账号进入高频输出状态。2月11日,他抛出“把基础辅助包装成高阶智驾”的言论,其针对性十分明显,那句“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的驳斥也略显小气。实际上,余承东这番发言的套路非常清晰:每当行业出现技术下沉趋势时,他就立刻强调“安全冗余需要足够成本支撑”;而当友商公布复杂场景实测视频时,他又转而质疑“特定场景不能代表普适能力”。
余承东在宣传华为中常使用“遥遥领先”“最好”等词汇,一旦产品出问题了,又立马甩锅,实在不像一方大佬。难怪,多年前雷军微博直接怒骂余承东:我XXX。

华为的营销手段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功,但过犹不及,过度依赖“爱国营销”可逞一时之快,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玩弄舆论的人最终会被大众认清“卑劣”的真相。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