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曾经的“神车”丰田海狮高端版,在澳大利亚,销量不及法拉利

    非Ai写车头像非Ai写车头像
    非Ai写车02-16

    丰田Granvia在澳大利亚的失败,本质上是企业对细分市场误判的典型案例。作为Tarago的替代车型,Granvia的定价策略直接切断了原有用户群体的延续性——2019年上市时起售价较前代车型提升38%,达到62,990澳元,而同期起亚Carnival的入门价格仅为45,990澳元。

    这种定价策略将目标客群锁定在高端商务市场,但实际数据显示,2020-2024年间Granvia的私人买家占比始终低于30%,与起亚Carnival 68%的家庭用户构成形成鲜明对比。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产品力与价格的失衡。Granvia搭载的2.8T柴油发动机虽然扭矩达到450Nm,但其NVH控制水平在MPV细分市场中处于劣势,实测120km/h巡航时车内噪音达到68分贝,比Carnival高出3分贝。

    在配置层面,顶配77,355澳元的VX版本仍缺失全景影像和座椅通风功能,而同级竞品已将这些作为标配。

    2025年实施的ADR 98/00法规成为压垮Granvia的最后一根稻草。

    该法规对AEB系统的检测范围提出严苛要求:必须识别静止车辆的距离从30米提升至50米,且横向检测角度从45度扩大至60度。

    Granvia现有的单目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方案受限于硬件架构,升级成本预计超过2,300万澳元,平摊至年均不足200辆的销量,单车成本增加约1.1万澳元,这直接吞噬了本已微薄的利润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同平台的HiAce货车却能继续存活。

    根本差异在于商用车型的法规宽限期多18个月,且丰田计划通过模块化升级策略——将AEB系统与新一代多媒体主机绑定开发,利用HiAce年销4,500辆的规模效应摊薄研发成本。这种区别对待揭示出车企在法规应对时的成本优先原则。

    澳大利亚MPV市场份额从2007年的4.2%萎缩至2024年的1.1%,这种结构性变化源于多重因素叠加:

    • 家庭出行方式转变:七座SUV的离地间隙普遍提升至220mm以上,解决了传统MPV在乡村道路的通过性痛点。丰田Kluger的第三排进出高度比Granvia低12cm,更符合儿童及老年人的使用习惯。
    • 租赁市场电动化:Uber Australia自2023年起要求新增运营车辆必须为新能源车型,直接导致MPV在网约车市场的份额被Model Y等电动SUV蚕食。
    • 二手车市场冲击:2019年后进口的二手丰田Alphard价格稳定在5-6万澳元区间,其混动系统油耗(6.2L/100km)远优于Granvia的8.5L/100km,形成跨维竞争。

    到2027年,澳大利亚MPV市场将完成电动化转型,纯电车型占比预计达到45%。丰田若不能在此窗口期内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能源MPV,或将永久失去该细分市场的话语权。目前泄露的专利文件显示,丰田正在开发基于bZ系列概念的Space Mobility概念车,其滑板底盘设计和可旋转座椅布局,或将成为MPV品类进化的新方向。

    次阅读
    4评论
    7赞同
    收藏
    分享
    4评论
    7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