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体验,最终在十万级的车上,和更贵的50万级车型上,不会有本质区别。
有人发了下尊界S800的海报,并配文“有些科技,无法平权,尊贵的人,优先享受。”

今年汽车圈,不同的车厂相继主张智驾平权。
有各种叫法:中国智驾合伙人、科技平权等等。
比亚迪,这周一直接将智驾系统“天神之眼”下放到7万元海鸥身上。
一口气21款智驾版新车,上到20多万的汉、唐,下到10万以下的海鸥秦Plus,比亚迪全系车型,都标配了天神之眼高阶智驾。
直接把智驾下放到10万以下的车型上,说一句车圈大变天都不为过。
2月11日,余承东就在微博发文,疑似喊话比亚迪。称“智能驾驶,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并表示“本月将为大家揭晓尊界的核心黑科技,一起看见智慧出行的未来”。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的看法,显然是不一样的,他认为未来2-3年,高阶智驾将会成为像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必不可少的配置。
2月13日,鸿蒙智行宣布“尊界技术发布会”将于2月20日举办。

尊界S800配备全路况舒适性智能控制系统,可通过融合感知预测、悬架智能精准调节实现超越迈巴赫S680等传统超豪华车的全路况舒适体验。
近日,江淮汽车公布了《2024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
公告显示,江淮汽车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77,000万元左右,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
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274,000万元左右。
江淮汽车是国内老牌车企之一,前身是1964年成立的巢湖配件厂,并于1968年转型为江淮汽车工厂,生产载货汽车。
江淮汽车同华为,2023年末双方宣布将基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在产品开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等多个领域全面合作。
2024年11月26日,华为的尊界S800迎来首发亮相,这款尊界便是江淮汽车与华为合作的成果。
预售价100万至150万元,鸿蒙智行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尊界S800车型48小时预订量达2108台。

作为华为“四界”最后一界的尊界,给了江淮汽车翻身的勇气,也给资本市场带去极大的想象力。
2025年1月14日,江淮汽车发布定增公告,计划定增49亿元,用于高端智能电动平台开发项目,该项目总投资额为58.7亿元。
尊界无疑成为了江淮汽车的一场“豪赌”,有华为支持,胜率颇高。
但是,江淮的尊界面临的问题是,华为的智驾,智能驾舱,或许并不能为江淮提供足够的高端品牌价值。
智能驾舱 AI,已经迎来了DeepSeek时刻。
截至2月14日,已有包括比亚迪、广汽、长安、吉利、奇瑞在内的约20家车企官宣与DeepSeek的深度融合,智能座舱中的人机交互。
现在或许华为乾崑智驾ADS,还是遥遥领先的。
但未来1年,说不定智驾的DeepSeek时刻,也能来临。
智驾AI技术,天生是个平权的技术。
端到端纯视觉依赖的是摄像头和算法,而不是激光雷达等昂贵传感器。理论上,如果算法足够强大,几个高清摄像头就够用了。
AI大模型的训练当然很贵,但是模型的分发,边际成本几乎可以忽略。
十万级车型若销量庞大,反而还可能通过海量数据反哺算法优化,缩小与高端车型在常见场景(城市道路、高速巡航)的差距。
而纯视觉端到端的传感器和推理算力要求,现在看成本铁定可以飞速下降。地平线、卓驭和momenta干的就是这些活。
端到端纯视觉的智能驾驶体验,最终在十万级的车上,和更贵的50万级车型上不会有本质区别,会非常接近。基哥这里神棍下:时限是2年。
什么更多的传感器,像更多的激光雷达,能起到的作用有限。
短期看,花百万,提前1、2年,享受华为技术的进步,的确是可以的。
但长期看,或者尊界需要通过其他附加价值,比如更舒适的体验、冗余系统、品牌溢价等,能维持高端的售价。
华为有这个能力。
END•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