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比亚迪天神之眼:越开越聪明的智驾黑科技

    读书走天下头像读书走天下头像
    读书走天下02-15

    智驾新时代的开启

    在汽车智能化的浪潮中,比亚迪的 “天神之眼” 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照亮了智能驾驶的前行之路。2024 年 2 月 10 日,比亚迪在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正式推出 “天神之眼” 高阶智驾系统,并宣布全系车型将搭载这一技术,开启了 “全民智驾时代”。这一举措,不仅打破了以往智驾车型价格高昂的壁垒,让高阶智驾技术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属,更标志着智能驾驶领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比亚迪 “天神之眼” 的发布,在汽车行业掀起了轩然大波。发布会海报一经推出,比亚迪 A 股就迎来了罕见的涨停板,港股单日涨幅也达 11.51%,仅仅两个交易日,A 股股票市值就累计涨超 1000 亿元。这一市场反应,充分体现了投资者对比亚迪智驾战略的高度认可和期待。与此同时,“天神之眼” 也让整个智能驾驶产业链迎来了 “狂欢时刻”,豪恩汽电、联创电子等多家比亚迪概念股集体涨停,市场对智驾技术的热情被彻底点燃。

    “天神之眼” 初印象

    (一)技术构成剖析

    比亚迪 “天神之眼” 高阶智驾系统由硬件和软件协同运作,赋予车辆高度智能化驾驶能力。硬件分三个版本:A 版为旗舰版,搭载 3 颗激光雷达、5 颗毫米波雷达、12 颗摄像头及双 Orin X 芯片,算力 508TOPS,能 360 度无死角感知;B 版采用单激光雷达和英伟达 Orin - X 芯片,算力 254TOPS,平衡成本与性能;C 版用全球独创 “前视三目” 方案,由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组成,算力基于 Orin N 或国产芯片,让普通消费者也能享受智驾便利。软件方面,采用三目立体视差感知和多模态 BEV 技术,感知精度和规控能力提升,响应时延缩至 10 毫秒,依托海量数据建立超 50 万场景库,模型每 7 天迭代一次 ,能熟练应对各种驾驶场景。

    (二)功能亮点展示

    “天神之眼” 功能多样,旨在为用户提供便捷、安全、舒适的驾驶体验。

    高速 NOA 功能是亮点,高速行驶时车辆能依导航路径自动完成上 / 下匝道、车道保持等操作,实现 “0 接管” 长途驾驶,可 1000 公里以上 0 接管,变道积极,避障能力强。

    城市领航功能让车辆在复杂城市道路畅行,支持红绿灯启停、复杂路口通行和全场景绕行,能应对各种路况。城市记忆领航功能预计 2025 年底通过 OTA 升级实现。

    智能泊车功能对停车困难用户是福音,代客泊车成功率 99%,精度达 2 厘米,能应对复杂停车场景,可通过手机 APP 启动,停车轻松简单。

    行驶里程:智驾成长的 “燃料”

    (一)数据积累的力量

    随着车辆行驶里程增加,比亚迪 “天神之眼” 持续收集各种驾驶场景数据,并存储于车云数据库,为智驾系统提供养分。无论是加速、减速、转弯,还是与其他车辆、行人相遇及复杂路况,系统都精准记录。不管是在城市道路穿梭,还是乡村小道行驶,“天神之眼” 都默默积累数据。一辆搭载 “天神之眼” 的比亚迪汽车,一年行驶数万公里,期间遇到各种天气、道路类型和交通场景,这些丰富数据被收集到车云数据库,成为智驾系统学习成长的宝贵资源。

    (二)基于数据的优化

    海量数据为 “天神之眼” 算法优化奠定基础。研发人员通过分析挖掘数据,能了解智驾系统在不同场景的表现,找出不足并优化。比如在复杂路口,分析数据可发现智驾系统决策不果断的根源,调整算法后,车辆行驶更顺畅;面对突然出现的障碍物,分析数据能提升系统反应速度和避让策略,提高驾驶安全性。随着行驶里程和数据积累,“天神之眼” 算法不断进化,更加智能高效。

    大模型:智驾进化的 “引擎”

    (一)大模型工作原理

    在 “天神之眼” 智能驾驶体系里,大模型是核心 “智慧大脑”,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经对海量数据的学习分析,构建对驾驶场景的认知理解。车辆行驶时,“天神之眼” 传感器实时收集车辆位置、速度及周围物体距离、运动状态等环境信息并输入大模型。大模型先提取传感器数据特征,转化为特征向量,再借神经网络多层结构层层分析推理,学习记忆各种驾驶场景的最佳决策。遇到新场景,大模型能快速调用知识经验,综合交通规则、路况、其他车辆及行人行为等因素判断决策,规划最优行驶路径,向车辆控制系统发指令实现精准驾驶。

    (二)与 DeepSeek 的合作

    比亚迪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 DeepSeek 合作,为 “天神之眼” 大模型训练提供助力。DeepSeek 采用创新并优化的 Transformer 架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卓越,在数据训练环节堪称 “利器”,能助 “天神之眼” 更高效处理海量驾驶数据,提升训练效率与准确性。

    合作使 “天神之眼” 大模型学习更多知识经验,在复杂城市道路中,借助 DeepSeek 能力,能更准确理解、预测交通信息,做出合理驾驶决策。

    华创证券研报指出,运用 DeepSeek 及其优化技术可将城市 NOA 硬件成本压至 3000 元级,触发 10 - 15 万车型标配潮,降低决策模型推理能耗 80%,降低高阶智驾对车端芯片算力要求,利于 “舱驾一体”“行泊一体” 等架构推进。此次合作提升 “天神之眼” 智驾水平,在成本控制和技术架构优化上成果显著,为智能驾驶技术普及发展奠定基础。

    实例见证进化

    (一)用户真实反馈

    在各大汽车论坛和社交媒体上,不少比亚迪车主分享使用 “天神之眼” 的体验,展现其智驾功能的显著进步。一位比亚迪汉 L 车主称刚提车时,“天神之眼” 高速 NOA 功能虽有魅力,但复杂路况下会有小 “失误”,如对邻道车辆突然变道反应慢。行驶 5000 公里后,系统更聪明,面对相同情况能迅速反应。还有腾势 Z9GT 车主分享城市驾驶经历,起初智驾在拥堵路段跟车表现不佳,跟车距离不当、加减速频繁。使用一段时间,智驾系统优化后,跟车表现出色,能精准控速、保持稳定跟车距离。

    (二)测试数据对比

    为直观了解 “天神之眼” 在不同行驶里程和训练阶段的性能,来看专业机构测试数据。在模拟测试中,对行驶里程 1000 公里、5000 公里和 10000 公里的测试车辆,全面测试 “天神之眼” 高速 NOA 功能,内容包括车道保持、自动变道成功率、避让突发障碍物能力等。

    车道保持方面,行驶里程从 1000 公里增加到 10000 公里,车辆弯道行驶偏离车道中心线平均误差从 5 厘米降至 2 厘米。自动变道成功率随里程增加显著提高,从 1000 公里的 90% 提升至 10000 公里的 98%。对突发障碍物避让能力测试中,1000 - 10000 公里,车辆平均制动距离从 35 米缩短至 28 米,避让路径更合理。

    这些数据表明,随着行驶里程积累和大模型训练,比亚迪 “天神之眼” 智驾性能全方位提升,更智能可靠。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一)对汽车智驾行业的冲击

    比亚迪 “天神之眼” 在汽车智驾行业引发连锁反应,凭先进技术和亲民价格,使智能驾驶不再是高端车型专属,促使其他车企重新审视智驾布局。

    技术研发上,比亚迪的成功给其他车企带来压力,为避免淘汰,车企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创新。像特斯拉、小鹏等领先车企也感受到挑战,特斯拉可能加快 FSD 系统升级优化,小鹏或进一步优化智能驾驶系统以适应复杂路况。

    智驾技术普及方面,比亚迪 “全民智驾” 战略带来启示,更多车企意识到普及是趋势,传统车企如大众、丰田等加快智能化转型,计划在更多车型搭载智驾系统,还积极探索降低成本的方法,提高性价比,让更多消费者享受智能驾驶便利。

    (二)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展望未来,比亚迪 “天神之眼” 及整个智驾技术发展空间广阔。

    功能拓展上,随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天神之眼” 智驾功能会更丰富强大,除现有高速 NOA、城市领航、智能泊车等,还可能实现远程召唤、自动变道超车等高级功能,未来城市道路可自动规划最优路线,高速能自动编队行驶。

    应用场景延伸方面,智驾技术不再局限普通道路,还会拓展到物流、公共交通及矿山、港口等特殊场景,自动驾驶卡车、公交车、车辆分别能提高物流效率、提供出行服务、完成危险繁重任务。

    总之,随着技术进步和场景拓展,比亚迪 “天神之眼” 及智驾技术将在未来交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给人们带来便利和惊喜。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