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5年开年,汽车圈掀起了一场AI座舱革命!国产大模型DeepSeek凭借低成本、高适配的优势,迅速成为车企智能化转型的“香饽饽”。短短一周内,吉利、岚图、比亚迪等20家车企宣布与DeepSeek深度融合,覆盖智能座舱、语音交互、车控优化等多个领域,标志着汽车智能化进入“DeepSeek时代”。
DeepSeek为何成为车企“新宠”?
DeepSeek的爆火并非偶然。其开源特性、低成本部署和高性能表现,让车企能够以极低的成本接入AI能力,快速提升智能化水平。例如,吉利利用DeepSeek R1模型对星睿车控大模型进行蒸馏训练,显著提升了语音交互和场景化决策能力。岚图则通过DeepSeek实现了AI多语义指令识别、作诗、作画等功能,让智能座舱更具情感化和趣味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DeepSeek的“中文语境霸权”优势,使其在语音交互和自然语言处理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东风汽车表示,接入DeepSeek后,车内语音交互更加自然,场景理解能力大幅提升。
智能座舱:AI革命的主战场
目前,DeepSeek主要应用于智能座舱领域,成为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驱动力。通过DeepSeek,车企能够实现更精准的语音控制、个性化服务和主动场景推荐。例如,比亚迪的“璇玑架构”全面接入DeepSeek,提升了车端和云端AI能力。零跑汽车则通过DeepSeek优化了座舱交互体验,未来还将逐步推广至更多车型。
独到观点:AI座舱革命,车企的“必答题”
DeepSeek的快速上车,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体现,更是车企智能化转型的“必答题”。在新能源汽车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智能化已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DeepSeek的低成本和高适配性,为车企提供了快速提升智能化水平的捷径,但也带来了同质化风险。
未来,车企需要在DeepSeek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技术优势,打造差异化的智能体验。例如,吉利通过自研大模型与DeepSeek深度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技术壁垒。而对于消费者来说,AI座舱革命将带来更智能、更人性化的出行体验,但最终谁能在这场革命中脱颖而出,仍需市场检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