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零跑凭啥成为第二家盈利的新势力?靠“抠门”还是“鸡贼”?

    AI漫游人头像AI漫游人头像
    AI漫游人02-15

    #零跑凭啥成为第二家盈利新势力#

    当蔚来还在为“换电站能否盈利”焦头烂额、小鹏深陷“技术投入无底洞”时,零跑却闷声发大财,成了新势力中第二个盈利的“异类”。这不禁让人想问:凭什么?

    一、精准踩中“小镇青年”的钱包:性价比的暴力美学

    在“蔚小理”忙着用激光雷达和800V高压平台卷高端市场时,零跑干了一件“鸡贼”的事——把15万的车塞进30万的配置。搭载自动驾驶硬件的C11卖15万、6座旗舰C16定价不到30万,直接对标理想L8(图片|配置|询价)却只要一半价格。​​

    这就是零跑的生存法则:专攻10-20万元市场,用“半价平替”策略收割对品牌无感但追求科技尝鲜的“小镇青年”。2024年C系列销量占比77%​,证明这群人用钱包投票的逻辑简单粗暴——“花小钱装大逼”才是刚需。

    二、把“抠门”玩成核心竞争力:自研的尽头是省钱

    当友商把“全栈自研”当品牌溢价时,零跑却把它变成了省钱工具。全域自研六大核心技术,自研比例占整车成本60%,连AI芯片都自己造。结果?单车成本比小鹏低2000元,毛利率8%碾压行业。

    更绝的是供应链管理:通过与Stellantis合作拿到欧洲渠道,反向把中国供应链低价优势输出全球。这种“既要技术自主权,又要薅全球羊毛”的双标打法,让零跑活成了车企界的拼多多。

    三、增程车的“叛徒”:嘴上说纯电,身体很诚实

    宣称“纯电为主”的零跑,2024年靠增程车闷声发财——C11增程版搭载理想同款1.2T三缸机,价格却砍到14.98万起。嘴上喊着新能源信仰,手里攥着燃油车遗产,这种“既要又要”的狡猾,反而切中了续航焦虑者的命门。 结果?增程车占比20%却贡献主要利润​],堪称新能源时代的“甘蔗两头甜”。

    四、渠道的“农村包围城市”:85%经销商盈利背后的生存智慧

    当其他新势力在一线城市CBD烧钱建体验店时,零跑在三四线城市铺了400+销售网点,经销商盈利率85%。这种“不装逼”的渠道策略,完美匹配其“小镇青年”客群——与其在陆家嘴摆咖啡厅,不如在县城汽配城挂横幅。

    结语:零跑模式能走多远?

    零跑的盈利,本质是给盲目追高端的造车新势力一记耳光:在月薪5000仍是主流的中国市场,得屌丝者才能得天下。 但隐患同样明显——品牌溢价缺失、智能化护城河薄弱。当比亚迪掀起“电比油低”的价格战时,零跑的“抠门哲学”还能持续多久?这场盈利,究竟是厚积薄发,还是昙花一现?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