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一文解析;比亚迪"天神之眼"智能驾驶系统


    一、技术概述
    比亚迪"天神之眼"(DiPilot 100)是比亚迪自主研发的L2+级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作为比亚迪智能化战略的核心成果,该系统深度融合环境感知、决策规划与车辆控制技术,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实现全场景智能驾驶辅助。其命名寓意系统如同天神之眼般洞悉路况,为驾驶者构建全方位安全屏障。

    二、核心功能模块

    1. 全速域自适应巡航(FSRA)
      支持0-130km/h速度区间自动跟车,通过前向毫米波雷达与视觉摄像头实时监测前车动态,在高速场景下可实现自动车道居中、弯道速度调节等功能,有效缓解长途驾驶疲劳。
    2. 全自动泊车系统(APA 6.0)
      集成12个超声波雷达与4个环视摄像头,支持垂直/侧方/斜列式车位识别。创新性开发"跨层记忆泊车"功能,可记忆1000米路径并实现地下车库跨楼层自动泊车,泊车成功率高达98%。
    3. 导航辅助驾驶(NOA)
      基于高精地图与实时定位技术,在高速公路场景中实现自主超车、自动进出匝道、智能限速调节等进阶功能。系统配备的驾驶员状态监测模块通过面部识别确保驾驶专注度。
    4. 紧急避险系统
      采用前向150米探测距离的激光雷达,配合5R1V多传感器方案,可识别最小20cm障碍物,在120km/h时速下实现主动制动,制动响应时间小于100ms。

    三、技术架构与工作原理
    系统采用"中央域控制器+区域控制器"的分布式架构,核心由NVIDIA Orin-X芯片提供254TOPS算力支撑。感知层包含:

    • 5个毫米波雷达(1前向+4角雷达)
    • 12个超声波雷达
    • 11个摄像头(含800万像素前视双目)
    • 1个固态激光雷达

    数据融合算法采用多模态传感器时空对齐技术,通过卡尔曼滤波与深度学习模型实现目标跟踪。决策层运用强化学习算法构建驾驶策略库,可根据实时交通流自动生成最优轨迹。执行层通过线控制动系统(IPB)与EPS转向系统实现厘米级控制精度。

    四、技术创新特点



    1. 场景自适应进化能力
      系统配备自研的场景理解引擎(SUE),通过车端持续学习机制,可自动适配不同地域的道路标线、交通标志等差异化特征,系统迭代周期较传统方案缩短60%。
    2. 全天候感知冗余
      创新性采用多光谱融合成像技术,前视摄像头具备120dB宽动态范围,在强逆光、雨雾等恶劣天气下仍能保持有效识别。激光雷达点云密度达到0.05°×0.05°,可构建厘米级精度环境模型。
    3. 人机共驾交互体系
      配备3D 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将导航路径、障碍物预警等信息与实景融合投影。智能语音助手支持自然语义交互,可实时解释系统决策逻辑。

    五、行业影响与用户价值



    该系统通过31项功能的全场景覆盖,将用户接管频次降低至每千公里1.2次。实测数据显示,在高速场景中可减少驾驶员70%的操作干预,城市工况下主动安全功能触发准确率达到99.3%。比亚迪通过垂直整合的研发模式,构建起从芯片到算法的完整技术生态,推动智能驾驶技术向大众市场普及。随着OTA持续升级,"天神之眼"系统正朝着L3级有条件自动驾驶稳步演进,重新定义智能出行的安全边界。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