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人生喜乐智慧,一起分享哦
球事分析员1号
八十年代民间摩托车还不多,九十年代就不少了,可多数人还是骑自行车,一个村里骑摩托的有二三个人就不错了。看了1994年摩托车商场的价格表,才知道买得起摩托的都是土豪啊。本田CB125T。1994年这车卖三万三,妥妥的土豪车,真是一辆车一套房。...查看全文
八九十年代是我国民间摩托车保有量高速增长的时代,最开始是进口东欧摩托和日本摩托,后来纷纷合资仿制,技术上越来越成熟。其中有五大摩托车销量是最好的。在那个年代拥有一辆摩托车是一件很风光的事情,这五辆摩托车,骑过其中三辆就是非常厉害的。铃木A1...查看全文
2025年春天已经来临,摩托车市场也是欣欣向荣,据说全国摩托车保有量已经有一个亿了。这么大的市场,各个厂家也是争先恐后钻研技术、开发新产品。今年人气最高的125踏板车是下面这几个,你最喜欢哪一个?新大洲本田NS125LA。颜值漂亮,很适合女...查看全文
九十年代是我国摩托车大爆发的时代,大家更有钱了,买得起摩托车的人越来越多了,厂家经过八十年代的市场洗礼,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大量推出五花八门的摩托车。很多人第一辆摩托车都是那个时候买的。90年代摩托车市价南京玉河50。...查看全文
五六十年代,一穷二白的国内汽车业从国外引进了轿车和卡车技术,开发了像上海760和老解放这样的车型。不过产量方面还是难以满足需求,不得不同步大量进口。轿车方面当时最流行的就是东欧“四大破”。波罗乃兹。...查看全文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有一辆以油耗极低而闻名的合资摩托车,嘉陵本田70。骑过这个车的人,对它的超低油耗无不印象深刻。即便到了现在,本田70依然被骑手们津津乐道。嘉陵本田70是1983年引进的,当年一共造了三种颜色,黑色、绿色和红色。...查看全文
我国卡车行业和摩托车行业很像,都不是汽车行业里国家主推的项目,重视程度远远不如轿车。不过业内人自力更生,还是创造出了很多辉煌。卡车品牌也曾像过江之鲫,涌现出许多经典品牌,但很多最后也像摩托车一样消失了。下面这四款就是其中的代表。天津雁牌。...查看全文
现在国产摩托车质量还是不错的,一直在提高,但是品控还是跟合资有一些差距。特别是几个日系品牌,不说油耗和操控,单是质量稳定性、故障率低这些方面,还是更让人放心一些。一万块以内雅马哈的三款踏板车,也成了很多人的首选。建设雅马哈福颖125,售价约...查看全文
摩托车越来越内卷了,曾经的好车也不再高高在上,很多人入手不再那么的心疼钱包,一举实现拥有高性能250摩托车的梦想。下面这三款在其中属于性价比非常好的,看看你最喜欢哪一款?钱江鸿250,官方指导价17999~23999。...查看全文
说到摩托车,也和汽车一样有豪华车和平民车之分。普通人通勤骑个几千块的踏板就很舒服,喜欢玩车的人买摩托车至少要2万块一台的高级货。这其中最高级的摩托车就是旅行摩托了,动不动就要几十万,够买一辆豪华汽车了。下面这三款是如今最贵的旅行摩托车,要是...查看全文
提到八九十年代的摩托车,那真是一个百花齐放的年代,有人人渴望的日系四大天王,有回头率很高的东欧系幸福摩托,还有嘉陵等一众合资。但也有几台很稀缺的摩托车,质量上佳但种种原因流行度不广,骑过的那肯定是玩车界的大哥了。看看你骑过几台?铃木王中王。...查看全文
八九十年代是国家建设特别红火的时候,全国对卡车需求量暴增,可是产量却不够,到处都缺车。大卡车司机到哪里都特别吃香,货主见了司机师傅总是好言好语、好烟点着。那是司机最好的年代,卡车质量也是越来越高。下面这四款是师傅最爱开的老卡车了。东风EQ1...查看全文
从建国到八十年代,社会上流行过很多轿车,多数是从苏联和东欧进口的。虽说国产的有红旗和上海760,但产量始终上不来,满足不了干部配车和机关单位用车需求,只能从国外进口。那时候能开上轿车的绝不是一般人物。伏尔加。这是地厅级的座驾,军中则是军长一...查看全文
六七十年代我国从东欧和苏联引进了一些大卡车,使用过程中进行了仿制,积累了很多经验。到八十年代,已经能够自行生产解放CA141和东风EQ140这样的质量不错的卡车。但当时市场需求实在太大了,国产那点产量根本不够用,只能继续进口国外大卡车。...查看全文
七零八零后小时候常见的车,有伏尔加,拉达,波罗乃兹,标志505旅行车等等。其中伏尔加以前是高级官车,专给干部坐的,在民间很有影响力。六七十年代开过这个车的人,都不是一般人物。哪怕是八十年代当出租车的时候,买得起这个车的人也是人中龙凤了。...查看全文
以前,燃油车时代,混动车型可是风光得不行,一般都是同一款车里面最高价的那一个版本。这种油电混合有个明显的好处,就是不用插电充电,加油就行,车载系统自用发电,省的事太多了。也真能省油,像雅阁普通版本要10个油,混动的也就六个。可自从插混面世以...查看全文
现在的摩托车贵的也就二三万顶天了,便宜的几千块就能弄辆好厂子的踏板,跟手机一样随便就买辆摩托车。九十年代那会可不一样,路面上见不到多少摩托车,好不容易见到一辆都要行注目礼,羡慕好一阵。那时候摩托车有多贵?看看下面这两张九十年代不同地方的商城...查看全文
幸福250摩托车可以说是整个80年代最经典的一款摩托车了,它仿制自捷克斯洛伐克的佳娃250,外形粗犷,动力十足,回头率极高。当年骑上这个车,就跟现在开奔驰宝马一样有面子。幸福250摩托车最大优点就是动力强、有劲,车身还大,能装不少东西。八十...查看全文
我曾在汽车行业混迹多年,目睹合资车企这么多年来的兴盛,也曾跟着行业的上涨吃得不错,如今新能源起来后,变化太大,逐渐有了一种危机感,展望未来,甚至有点绝望。...查看全文
北京212最早的原型车是重庆长安机械厂的长江46,仿制的美国产威利斯。后转给北京汽车,加入了嘎斯69的元素,形成了北京212。车身参数4080mm*1840mm*1870mm,最大功率为75马力,车重1395kg,最快时速可达120-130...查看全文
现在的汽车竞争十分惨烈,一台紧凑级轿车七八万就能落地,相比于我们的年收入来说,干一年多就能买一辆车了。九十年代的时候,人们收入远远不如今天,当时的汽车是不是也更便宜呢?翻开当年的汽车价目表,才发现不是那样。奥迪100,六缸的要59万,四缸的...查看全文
看见当年的老解放车,老司机师傅们心里说不出的滋味,因为他们的驾驶证就是解放车练出来的。别管是在驾校还是部队里,老解放是许许多多老司机接触的第一款车,也从此学会了自己开、自己修。...查看全文
这是两张1994年的汽车销售价目表,囊括了市面上大部分车型,包括轿车和货车。可以看到当时的汽车价格真心不低啊。现在的人收入比九十年代要高十倍了吧,即便让现在的你去买,有没有压力?斯太尔。36.5万。九十年代重型大卡车。...查看全文
我国从五六十年代就开始引进东欧和苏联的汽车,车都是单位购买,普通人买不起。八十年代以后私人可以买了,欧美日的汽车涌入进来,可价格却也高得咋舌。1994年时工人工资也就三百多块,可是一辆日系轿车动不动要几十万,一辆国产大卡车也要五六万块。...查看全文
解放CA-10B和伏尔加这两款车是我的老朋友了,八十年代给老板开老解放多年,后来又去给乡镇企业当司机开伏尔加。对这两个老朋友太熟悉了,回想起来很是怀念。最开始学习驾驶本,在保定长城汽校,当时那里有十五辆解放牌大货车,全是CA10B。每天上车...查看全文
八十年代大卡车开始允许私人购买。那时候能买得起的人不多,起初都是运输公司买,记得天津有一家单位一次就买了三十台解放141,当时他们有内部价,比个人买便宜一万八。私人能买得起的实属凤毛麟角。...查看全文
家里有一位汽修工,做了二十年了,我也常去汽修店逛游,耳濡目染,久而久之就感觉到如今的汽修行业弥漫着一股悲凉感,汽修老板甚至对未来感到绝望。以前做汽修店是很好做的,一个师傅带着一个徒弟,两三年就能出师了,小徒弟对这个行业里的条条杠杠就门清了。...查看全文
八十年代家用摩托车开始普及,当时主要是从日本引进的技术,一开始是纯进口,后来就是合资,之后众多国产厂家逐渐掌握技术开始仿制。到了九十年代,已经是百花齐放的的局面,各种大大小小的摩托车品牌不下几十种。八十年代摩托车价格要三千到八千这个区间,对...查看全文
六七十年代,我国重工业发展还是不错的,汽车产业渐渐成型,也推出了一些车型。这些车很多是用来做公务车,配备给干部做专车,或者投放到部队里。那时候,普通人见过这些车的都属于少数,开过和坐过的那就真不是一般人了。红旗。...查看全文
六七十年代我国从国外进口了许多高级轿车,以苏联和东欧居多,主要是用来做干部专车的。当年开过这些专车的司机都不是一般人,坐过的那就更不得了。伏尔加。从苏联进口的,在六七十年代的进口专车里是最出名的一个了,认识这车的人也最多。...查看全文
五六十年代,我国从苏联和东欧引进了许多大卡车,学透技术后自行研发建造了多款。这些车辆在那个热火朝天的时代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当年开过这些国产大卡车的司机,也都是国家的建设功臣。老黄河。仿制的捷克斯柯达706。...查看全文
125和150差距大不大?从功率讲,125和150功率差了40%左右,一般125都是6-7kw以下功率,150一般能到10到12。十年前,150开到70-80很轻松,125开到70-80发动机接近嘶吼,所以老骑手常讲,80码是125和150...查看全文
九十年代是一个热血的年代,有很多让人怀念的东西。许多人是从那时候富起来的,然后买了摩托车。当时普通人工资只有二三百,摩托车要卖一两万,绝对算是一种奢侈品,能够拥有的人属于少数。下面这五款摩托车,是合资里面的佼佼者,给当时的骑手们留下了美好的...查看全文
解放牌汽车原型是苏联利哈乔夫汽车厂生产的吉斯150,开始是按图纸仿造,后来渐渐加入自己的创新,生产出了CA10B。解放CA10B我开过五年,当时是导弹牵引车,81年当兵在部队就开这种车。刚进汽训队时单手摇车一圈。毕业时,单手连续摇车150圈...查看全文
我国从五十年代就开始发展汽车工业,从苏联和东欧引进了许多种轿车和卡车,并进行了仿制和创新。很多车辆研发出来后先供给军队使用,再推出民用版。有五种军车是其中的佼佼者,老兵们曾与它们日夜相处,如今看见它们的照片一眼就能认出来。解放CA141。6...查看全文
九十年代,万元户已经不少了,但还是大部分人买不起摩托车,小汽车就更别提了。本以为那时候工资低,汽车价格也会很低。看了当年的报纸上的价格表才知道恰好相反。九十年代,有车的不是一般有钱,几万就能建一间三层楼,2000-3000一块地皮,相比来说...查看全文
随着多胎家庭的增多,中大型SUV的空间优势越发的明显,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把人生第一辆车或第二辆车选择为中大型SUV。如果再带上L2级辅助、在全家出游的时候让辅助驾驶来节省自己的体力,那就更完美了。下面这十款SUV,不但空间宽敞,还带L2级辅助...查看全文
电动车和摩托车各有优缺点,在某些城市,摩托车不能进入特定的区域,这是摩托车一个先天缺点。除此之外,它们还有什么优缺点呢?要是你,会选哪一个。有人说了,如果算二者谁花的钱少、谁用车更划算,那走路最实惠最便宜。如果没有进入特定区域的需求,肯定是...查看全文
现在摩托车的价格分级很明显,踏板摩托车一般比较便宜,它身形小,排量低,转弯和停放都容易。踏板很多是三千元是起步价,价高的也就一万多。比跨骑要便宜许多,所以很多人代步都选择踏板,甚至玩了很多年摩托车的老手最后也都选择回归踏板。那么三千元级别的...查看全文
从八十年代日本摩托车进入我国开始,我就有接触这些摩托车,说句实在话,对这个局面是感到绝望的。八十年代后期就有很多合资,还有一些小企业山寨仿制,外观上几乎一模一样,甚至更好看,可开过一两年后,不是缸头容易响,就是烧机油,开出去一路冒蓝烟,有的...查看全文
从80年代我国引进日系摩托车开始,摩托车就是一种奢侈品的存在。1985年工人工资也就六七十块钱一个月,可一辆原装雅马哈摩托车要七八千。普通人真买不起,买得起的都是赚到人生第一桶金的人。等到了九十年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买得起摩托车的渐渐多...查看全文
八十年代改开后,第一批富起来的人出现了。那时候我们从日本引进了摩托车技术,八十年代摩托车六七千元,九十年代摩托车要一两万,普通人也是买不起的。但跟汽车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了。看看下面1996年小汽车价格表就明白。...查看全文
现在新能源车越来越多了,渗透率已经突破了50%,也就是说卖出去100辆,有50辆是新能源车。而且这个比例会越来越高。一方繁荣,就有一方衰落。要说被新能源车挤掉的行业,修车店绝对是潜在之一。听个体修车店的技工们说,生意已经越来越不好做了。...查看全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育的放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大型家用车,六座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在SUV领域,六座款以超大的空间和霸气的外形深得人们的青睐,仅仅是价格较高才导致销量受阻。但这不妨碍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台心仪的六座SUV。下面这六款,...查看全文
上海SH760轿车源于1958年对奔驰220S的逆向工程,63年量产50辆,74年5000辆。生产出来后刚开始叫凤凰,后来改为上海牌。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一共生产了三十多年,七万七千多辆。六七十年代,这车主要作为专车,是领导的座驾。...查看全文
六七十年代我国从苏联和东欧引进了很多大卡车,像嘎斯、依法,只有老司机才认识。我们仿照这些进口的卡车自己建造了解放、东风、黄河等经典大卡车。那个年代这些卡车和司机们为国家建设出了不少力。80年代以后,私人可以用大卡车搞运输了,很多人购买车辆从...查看全文
现在摩托车没那么流行了,可是在九十年代,摩托车可是相当火爆的,很多人都把拥有一辆摩托车作为短期奋斗的目标。...查看全文
九十年代是我国摩托车行业大爆发的时期,虽然价格死贵死贵的,买一辆相当于买一辆现在的豪华车,可是人们依然趋之若鹜。也让很多企业投身摩托车制造行业,当时的摩托车品牌多如牛毛,但也鱼目混珠,只是市场足够火爆,让很多凑份子的企业分得一杯羹,甚至着实...查看全文
又快过年了,很多在外打拼一年的小伙伴又到了回家过春节的时候。开一辆自己的车回去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对于普通工薪族来说,15万已经是买车预算的极限了,下面这七款车,哪一款开回家最有面呢?大众帕萨特。...查看全文
时光荏苒,一不小心又有十几年过去了,这些年来汽车业的变化尤其明显,很多当年叱咤风云的车型,现在不是已经消失,就是在消失的路上。看了2009年时上海车展里的那些“新车”,这方面的感触就更深。当年大家买的人生第一辆车,还有几个人在开呢?北京现代...查看全文
我最开始买的是福颖125平踏,上下班代步用,然后去菜市场买个菜,接送孩子,感觉动力完全够用,甚至还有点过大了。平踏好处不少,家用最方便,踏板放桶食用油甚至煤气罐都可以。后来经常去山上一个小区修东西,就感觉125动力不够用了。...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