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全民智驾时代来了,7万级车也能“自动驾驶”?

    爱车的小庄头像爱车的小庄头像
    爱车的小庄02-13

    阅读此文之前,恳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每天分享最新的汽车资讯和用车技巧,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编辑丨爱车的小庄


    导读:2025年2月10日,比亚迪在深圳甩出了一颗“王炸”——全系车型标配高阶智驾系统“天神之眼”,从7万级的海鸥到百万级的仰望,无一缺席。这场发布会不仅让友商连夜开会,更让网友炸开了锅:“月薪3000也能开上带智驾的车了?”。比亚迪这次玩的真的很大!

    一、天神之眼:三档方案,全民智驾的“野心”

    小编先带大家来解析一下比亚迪“全系智驾”到底是什么东西。

    比亚迪的“天神之眼”并非一刀切,而是按车型定位分了三档“技能包”:

    1. 天神之眼A(顶配版):搭载3颗激光雷达+双Orin X芯片(算力508TOPS),主攻仰望品牌的高端车型,支持城区无图NOA,堪称“老司机代驾”。
    2. 天神之眼B(中高端版):配备1颗激光雷达+单Orin X芯片(算力254TOPS),用于腾势和比亚迪中高端车型,覆盖高速+城区全场景NOA,对标华为ADS、小鹏XNGP。
    3. 天神之眼C(全民版):纯视觉方案(5毫米波雷达+12摄像头),成本仅为行业1/3,主打7万-20万级车型,支持高速领航、代客泊车等核心功能,但不支持城市道路领航

    划重点比亚迪的“全民智驾”核心在于天神之眼C,通过自研芯片、算法和规模化生产,硬生生将高阶智驾成本“打骨折”,连7.98万的海鸥都能实现高速自动变道、代客泊车,这直接让30万级智驾车型的溢价逻辑崩塌。

    二、比亚迪“全民”智驾的底气在哪里?

    比亚迪敢喊“全民智驾”,背后是三大杀手锏:

    • 数据碾压:440万辆L2级车辆的真实道路数据,覆盖城乡、极端天气,算法迭代速度远超依赖测试数据的友商。
    • 全栈自研:5000名智驾工程师+自研芯片/算法,软硬件闭环优化,成本可控
    • 产业链协同:全球最大新能源车产能,带动激光雷达、摄像头等硬件价格暴跌(如激光雷达或跌破千元)。

    对比友商华为ADS 3.0、小鹏XNGP虽在城区领航上更成熟,但成本高,仅适配20万+车型;特斯拉FSD虽强,但本土化不足,且订阅模式在国内水土不服。比亚迪的“普惠路线”直接掀桌,逼着行业重新洗牌。

    三、比亚迪的“全民智驾”有没有什么影响

    比亚迪这波操作影响不仅有,而且非常大!听小编来分析。

    首先,价格战升级:比亚迪用“7万级智驾”告诉市场:智驾不该是高端车专属。传统燃油车和低配新能源车的“性价比”标签瞬间失效,被迫跟进或出局。合资品牌直接叫苦连天,刚把价格打下来

    其次,技术平权加速:什么叫技术平权?换句说,以往20万+车型才有的AEB(100km/h刹停)、代客泊车(成功率99%),如今10万级车就能标配,安全配置“内卷”再升级。

    最后,智驾企业大爆发:激光雷达、摄像头供应商迎来爆发,国产芯片(如地平线)渗透率提升,外资供应商垄断格局被打破。

    但是对于7万都能有智驾,有些网友是有质疑的:“便宜智驾敢用吗?”比亚迪用数据回应:1000公里高速0接管、泊车成功率99%,但城市路况仍需驾驶员接管。余承东的“阴阳”虽尖锐,却也点出痛点:好用与安全,仍需时间验证

    结语

    比亚迪的“天神之眼”,像一颗深水炸弹,炸开了智驾技术高高在上的壁垒。它未必完美,但足够颠覆——当7万级车都能自动泊车、高速巡航,行业的游戏规则已彻底改变。接下来的悬念是:华为、小鹏、特斯拉如何接招?而消费者,或许才是这场“智驾平权”运动中最大的赢家。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