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而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之一,国内新能源车型无论是新品发布速度还是渗透率都走在了前列,但目前国内车企间的竞争颇为激烈。近期长安UNI-Z新能源正式上新战舰版,从产品定位上剑指吉利银河星舰7 EM-i(图片|配置|询价) 探索+版,那这两款车型如何选呢?接下来我们就详细分析一下。

(UNI-Z战舰版)
两款车型均为紧凑级SUV,长安UNI-Z智慧新蓝鲸125KM战舰版(以下简称UNI-Z战舰版)与指导价为12.28万的吉利银河星舰7 120KM探索+版(以下简称星舰7探索+版)在指导价上较为接近,但前者目前为了新车上市,在限时优惠方面优惠较大,新车现金优惠后售价仅10.99万(置换补贴后低至8.49万),后者在平台报价依然为12.28万,接下来我们就以这两个车型版本为例来看看两车的表现。

(UNI-Z战舰版)
对于有里程焦虑的消费者而言,UNI-Z战舰版与星舰7探索+版均能打消这一顾虑,两款车型均采用插混总成。UNI-Z战舰版搭载荣获“中国心”2024年度十佳发动机及混动系统的新蓝鲸1.5L发动机+数智电驱的组合,拥有插混和增程双动力形态,能提供125km的纯电续航,并能在7.4秒完成零百加速,兼顾了动力与续航的双需求。

(UNI-Z战舰版)
而星舰7探索+版则采用雷神EM-i超级电混系统,在动力单元构成上与UNI-Z战舰版一致,均为1.5L发动机+电机的组合,整体动力以插混模式为主,能在7.5秒完成零百加速,与UNI-Z战舰版基本相当,其纯电续航可达120km,同样做到了动力和续航间的平衡,不过相比之下UNI-Z战舰版可插混、可增程的双动力模式及续航里程上略有优势,可让用户获得一车双享的体验。

(星舰7探索+版)
除了动力之外,当前智能化也是竞争的主战场,UNI-Z战舰版车内采用了“天域座舱”设计,通过14.6英寸的中控屏与10.25英寸仪表区构成了主要的交互区,车机系统除了包含基础的多媒体及导航之外,还配有全场景的语音交互、FaceID 3.0人脸识别等功能,并能通过联动实现车辆解锁、迎宾和自启动操作,让用户的智能化用车体验提升。

(UNI-Z战舰版)
星舰7探索+版本则基于Flyme Auto系统构建了智能座舱,同样拥有较为便利的智能化体验,车内的交互界面由14.6英寸的中控屏和10.2英寸的仪表共同构建,车机内部也支持GPS、多媒体及常见的手机互联功能,同样能满足用户日常的需求,但从创新性角度来看,UNI-Z战舰版的配置更为前沿。

(星舰7探索+版)
除了智能座舱之外,消费者目前越来越关注整车的智驾实力。长安UNI-Z新能源全系车型均主打“安全标配”的理念,包含战舰版在内的所有车型均配有长安智驾,L2级的辅助功能包含了常用的ACC自适应巡航、主动碰撞预警及紧急刹车等,多达11项的主动安全功能提升了日常驾驶的安全表现。

(UNI-Z战舰版)
星舰7探索+版同样重视辅助驾驶表现,整车配有L2级的辅助功能,在具体配置上也包含了常用的ACC自适应巡航、主动预警等,但相比长安UNI-Z新能源车型的全系标配,目前吉利银河星舰7 EM-i车系只有高配车型才配有L2级功能,相比之下长安UNI-Z新能源车型的诚意更足。

(星舰7探索+版)
而在空间方面,UNI-Z战舰版有着4730*1890*1660mm的尺寸数据,轴距达到了2795mm,虽然整车定位为紧凑级SUV,但这个数据相比同级也更有优势,以我178cm身高的实际乘坐表现来看,整车后排不仅地台保持了纯平,纵向的腿部余量也能接近2拳。而在装载空间方面,后备厢常规状态下638L的容积足够日常使用,必要时还可以放倒后排实现扩充。

(UNI-Z战舰版)
星舰7探索+版本同样有着较为宽裕的车内空间,整车尺寸达到4740*1905*1685mm,轴距为2755mm,轴距上微弱的劣势让其在后排纵向余量上与UNI-Z战舰版有大约3指的差距,但依然属于较为宽松的表现,整车后备厢有着528L的常规容积,对比来看UNI-Z战舰版在装载空间上更有优势。

(星舰7探索+版)
作为12万级别两款热门SUV车型,UNI-Z战舰版与星舰7探索+版本在产品力上的表现各有千秋,但相比之下,UNI-Z战舰版依托智慧新蓝鲸、天域座舱、长安智驾和空间等四大核心配置构建起的产品优势略胜一筹,再加上目前新车在上市优惠促销下价格更优,目前无疑是一款更值得选择的车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