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长安东风合并的必然逻辑。
“十四五”规划明确“推进汽车行业战略性重组”,国资委近年多次强调央企需聚焦主责主业、减少同业竞争。长安东风两大车企重组是中国汽车工业历史性时刻,在东风汽车、长安汽车相继发布公告宣布筹划重组,这一消息瞬间引爆资本市场,相关股票全线上涨,东风系多股翻红,长安系股价持续飙升。

源于网络
长安东风世纪大整合,“拼成”超级航母!这场“世纪大合并”打造“中国版Stellantis”的背后,是央企在新能源转型生死竞速中的背水一战,更是中国汽车从“市场换技术”迈向“技术定义标准”的关键一跃。 合并后的新集团年销量将突破500万辆,超越比亚迪(央企赶超民企),跻身全球车企前五,甚至改写中国汽车工业的全球竞争格局。

前几天本人通过头条发表了《从春节联欢晚会发现端倪,长安要重组东方风预见成真》以来,收到了近千名网友留言,对长安东风两大车企合并议论纷纷褒贬不一。从网友分布区域和留言分析带有明显的倾向性意见,分为:重庆与湖北,东风系和长安系,以及客观公正的行业意见领袖三大阵营。

一、东风系:东风系认为东风汽车是副部级央企,长安只是兵器工业部下属的二级厅级单位,按照级别东风整合吸收长安层级清晰合情合理,东风主导长安领导长安顺理成章。
二、长安系:长安汽车产销量规模大于东风,市场保有量、市场占有率高于东风,品牌美誉度优于东风,在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上领先于东风,企业应该按照市场规律,遵循经济规律,不应以行政级别高低整合吸收,谁领先谁主导、谁优秀谁领导。

源于文章下的网友留言
三、 重庆系:如果是东风与长安整合后集团主体公司,是以重庆为注册地还是以湖北为注册地,如果是以湖北为注册地势必影响到重庆的地方所得税,建议如果是硬性的把长安与东风拼成一个集团,那么这个集团在顶层设计上作为一个管理集团,按照各自的区域企业的产值税收应该属地化。

源于文章下的网友留言
四、湖北系:东风与长安整合后,由东风汽车控股长安有利于湖北汽车产业发展,实行控股公司管理模式,财务报表吸收合并,产值利润应归并到湖北。
五、行业意见领袖:长安东风的整合能否1+1大于2?普遍认为东风作为副部级央企决策层级复杂,长安近年市场化改革激进,双方管理风格冲突或拖累效率。参考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失败案例,若仅靠行政指令强行整合,可能引发“整而不合”的僵局。

源于文章下的网友留言
通过数据分析,长安与东风虽然各有优势,但在一些方面毋容置疑的长安的优势相对突出。
1、销量表现:长安汽车总体销量领先于东风:2024年长安汽车销量为268.38万辆,东风汽车销量为248万辆。
2、 自主销量占比高:2024年长安自主品牌销量223万辆,东风自主品牌销量137万辆。长安在自主品牌乘用车的销售上更为出色,有助于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利润空间。
3、质量与安全:科研实力强劲:长安作为国内科研实力的翘楚,多次荣膺相关奖项。
4、安全性能出色:在碰撞测试中,长安汽车的安全性能往往领先于东风,能为用户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
5、自主研发:发动机技术:长安的蓝鲸动力系列发动机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具有动力强劲、燃油经济性好等特点。
6、智能化技术:长安在智能化领域投入较大,如L3级自动驾驶等技术有所突破,还推出了“SDA天枢架构”和“天域OS”操作系统。
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的市场活力与管理
市场灵活性高:长安属于兵装集团下面的二级公司,层级相对较低,受到的干涉较少,决策链相对较短,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市场变化,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高管团队专业:长安逐渐培养了一批内部成长起来的高管,他们对企业业务、行业和产品技术都比较了解,能够更好地制定发展战略和推动企业发展。
长安东风整合的利弊
1、有利方面:增强市场竞争力:整合后年销量超500万辆,超越比亚迪成为中国第一大车企,跻身全球前五,采购议价能力大幅提升,可降低零部件采购成本。
2、促进技术创新:双方可共享研发资源,避免重复投资,例如长安的华为ADS系统与东风的自动驾驶算法互补,东风的固态电池技术能补益长安。
3、优化资源配置:生产资源可整合,避免重复建设,提升产能利用率;渠道资源方面,长安的东南亚与东风的欧洲出海渠道可能加速整合。
4、提升品牌影响力:新集团规模扩大,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品牌知名度和话语权都会提高,更有利于参与全球竞争。
5、符合国家战略:有助于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走向集约化,优化资源配置,避免内部无序竞争,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长安东风整合后面临的巨大挑战
1、企业文化融合问题:东风和长安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管理风格和工作方式,长安汽车风清气正,员工向心力、凝聚力、执行力强,东风腐败蔓延、干部员工士气、战斗力创新力不及,双方融合需要时间和精力,处理不当会出现内耗。
2、品牌与业务整合难题:旗下品牌定位重叠,如长安深蓝与东风奕派均瞄准15万-20万元新能源市场,合并后整合品牌可能引发渠道冲突和用户认知混乱。
3、人员安置与管理复杂:涉及大量人员的岗位调整和安置,领导班子的安排也至关重要,若处理不当,会影响员工积极性和企业稳定。新集团规模大,管理复杂性增加,需要更强有力的领导团队来理顺内部关系。
4、战略协同难度大:双方在既定发展战略、业务重点等方面可能存在差异,合并后需要深入沟通和协调,以实现战略协同,否则可能影响整体发展。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