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新能源车圈最火爆的新闻,那便是比亚迪刚发布了“天神之眼”智驾系统。
我们暂且不评价比亚迪这套智驾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何,毕竟新产品的建立和运用,是需要用户的大规模使用,一是生成实时数据以便车企完善智驾大模型,二是根据用户的实际反馈,车企再优化智驾的运行逻辑和机制。相信以比亚迪庞大的用户规模和精湛的研发能力,这些都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作者就来分析一下,“天神之眼”智驾的问世会产生哪些影响吧。
一、就国内汽车市场而言
“天神之眼”智驾系统一经发布,2025年注定是汽车智驾元年,比亚迪让智驾不再“高高在上”,个别车企的噩梦已经到来。
比亚迪的汽车价位更加亲民,其最热卖的价位区间(8~15万)与一众日系、德系等合资品牌深度重合,在过去几年里也收获了庞大的用户群体,因此推广智驾更容易。“智能”、“智驾”已然成为新能源车的标签,某消费者买一台车,是否配备智驾可能成为选车的第一要素,其次才是品牌、技术实力和背景。随着“天神之眼”智驾系统的日趋完善,对相同价位的合资燃油车冲击也越大。
2025年,deepseek打响了国内AI语言大模型的第一枪,把AI智能带进了寻常百姓家,节后人工智能关联股票集体迎来春天。智能驾驶作为民用车的首个实用型人工智能,自然也将在2025年迎来爆发。国内新能源车的内卷将持续加剧!车企很快将由卷价格转变为转技术,预测今年所有新上市的新能源车将一律配置(高阶)智驾,没配备的车型,只能回炉重造,否则上市即淘汰。
二、就比亚迪公司而言
比亚迪因为本身在新能源车界起步早,三电等核心技术全部自己掌握,而且销量很高,因此控制成本也更加容易。价格(成本)、技术、保有量、口碑都是比亚迪的品牌优势,如今推出了“天神之眼”智驾系统,智驾这一块短板被补足,产品的竞争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比亚迪有望在2025年继续创造销量神话。
三、对友商而言
有网友提到比亚迪智驾的发布,将大大撼动友商的地位,如华为的“鸿蒙智行”。那么真实情况究竟如何?那么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并不会。且听在下分析,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鸿蒙智行和比亚迪用户群体并不重合。鸿蒙智行目前价位区间普遍在25w以上,而卖的最好的还是均价50万以上的问界M9,可想而知鸿蒙智行的车主仿佛并不在意产品的价格,而是产品力、安全性以及华为的深度赋能。简而言之就是手握充足预算,想买华为的并不会考虑比亚迪。
第二:华为智驾,特别是激光雷达融合方案,已经在市场上积累了用户口碑。其自动泊车、主动安全等,已经具备足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庞大的智驾用户基数也为大模型更迭提供了天然基础。日产、奥迪纷纷拥抱华为,更加佐证了这一点。
第三:鸿蒙智行汽车,远不止智驾这一个卖点。华为的鸿蒙座舱、互联生态、途灵底盘、三电技术,以及严格的品控,这些都是加分项,用俗话说就是一分钱一分货。
第四:华为智驾由专门的车BU部门开发,后期OTA更新、智驾系统升级迭代更加可靠,不会像个别品牌,只管卖,不管软件升级。华为只有用心维护既有的车主群体,持续加大研发力度,才能维持自己的竞争力和品牌形象,否则就是自砸招牌。
说结论,比亚迪确实把“高高在上”的智驾打成了平民价,但是认可华为、手握足够预算的消费者,并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消费需求,就好比喜欢苹果的不会考虑国产手机,想买特斯拉的不会考虑国产车,就这么简单。那么会不会导致华为的智驾降价呢?我认为还是有可能的。
话说回来,就新势力而言,“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对哪些品牌影响最大呢?个人认为是小鹏。小鹏和华为,在智驾这块领域几乎齐头并进,都是公认的智驾天花板,当拿手的智驾变得不再稀有和宝贵,在价格与比亚迪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小鹏汽车优势将不再。
总结
2025年已被认定为智驾元年,比亚迪“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的发布,给各大新能源汽车品牌敲响了警钟,要想不被淘汰,必须紧跟时代的潮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力。不管怎么样,这对于咱们普通消费者而言,都是好事。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