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1日,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在微博发文称:“智能驾驶,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这一表态被广泛解读为针对比亚迪前一日发布的“全民智驾战略”——比亚迪宣布全系车型搭载高阶智驾技术,并将价格下探至7万元级别,直接挑战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技术话语权。

**华为加速“鸿蒙智行”联盟,六大门派成型**
面对比亚迪的强势布局,华为正通过“鸿蒙智行”生态联盟构建护城河。目前,华为已联合五家车企推出五大品牌:赛力斯(问界)、奇瑞(智界)、北汽(享界)、江淮(尊界)以及最新官宣的上汽(尚界)。尚界定位年轻化市场,首款车型售价17万元起,计划2025年四季度上市,剑指比亚迪中端市场腹地。此外,长安汽车与华为深度绑定,通过资本合作与技术共研加入战局,形成“六大门派”围攻比亚迪的格局。

**余承东“开炮”背后:比亚迪的规模化威胁**
余承东的焦虑源于比亚迪的两大优势:
1. **成本与规模**:比亚迪2024年销量达427万辆,全球最大的新能源生产体系使其在智驾硬件采购、数据积累上具备碾压性优势。其“天神之眼”智驾方案已覆盖7万级车型,计划2025年60%车型搭载高速NOA功能,直接冲击华为“高端智驾”定位。
2. **数据壁垒**:比亚迪拥有440万辆L2级车辆的真实驾驶数据,而华为智驾大模型每日需学习3500万公里数据,数据量与丰富度差距显著。

**华为的底牌:技术深度与生态协同**
华为则试图以技术深度破局:
- **ADS 3.0智驾系统**:号称“不依赖高精地图”,已在问界M9、智界R7等车型实现城市NCA功能,余承东称其“安全性与体验远超竞品”。
- **渠道与品牌赋能**:鸿蒙智行依托华为线下门店和品牌溢价,2025年1月以3.5万辆销量登顶新势力榜首,但对比亚迪的规模化攻势仍显单薄。

**决战2025:技术路线与市场策略的碰撞**
行业分析认为,比亚迪以“智驾平权”重塑市场规则,华为则坚守高端智能化壁垒,两者博弈折射出中国汽车产业的分化:一方依托全产业链成本控制,另一方依赖技术生态与品牌协同。余承东的喊话,既是技术自信的宣示,更是对市场份额争夺的紧迫预警。

随着尚界等新品牌加入战局,华为能否在比亚迪的“全民智驾”浪潮中守住阵地,2025年将成为关键分水岭。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