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比亚迪以一场史无前例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向全球汽车行业投下一枚“技术核弹”——21款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的新车型批量上市,覆盖6.98万元至24.98万元价格带。这场发布会不仅宣告比亚迪补齐智能化短板,更以“智驾平权”的野心,重新定义了汽车行业的竞争规则。

价格革命:从“高端专属”到“人人可享”
比亚迪此次发布的21款智驾车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6.98万元的海鸥智驾版——这是全球首款将高阶智驾下探至7万元以内的车型。通过“天神之眼C”纯视觉方案(12摄像头+84TOPS算力芯片),比亚迪实现了高速领航、自动泊车等核心功能在低价车型的普及,彻底打破“智驾=高价”的固有认知。
核心策略:
加量不加价:智驾版车型指导价与原版一致(如宋PLUS DM-i智驾版仍为13.58万起);
清仓式优惠:非智驾版现款车型最高降价1.5万元,加速市场切换。
这一组合拳直击消费者痛点:既要科技平权,又要价格普惠。

二、技术拆解:“天神之眼”如何实现降维打击?
比亚迪的“天神之眼”系统分为三个技术层级,形成差异化覆盖:
A版(三激光雷达):仰望品牌专属,支持城区复杂路况领航;
B版(单激光雷达):腾势与比亚迪高端车型搭载,实现城市领航;
C版(纯视觉):王朝/海洋网主流车型标配,专注高速场景。
技术突破点:
数据飞轮:依托440万辆L2+车型的实时路况数据训练算法,代客泊车成功率99%;
安全冗余:100km/h时速下AEB紧急刹停,未来将扩展至140km/h;
架构革新:璇玑架构接入DeepSeek-R1大模型,实现“云-车-路”协同进化。

三、行业冲击:传统车企与新势力的生死竞速
比亚迪的“智驾平权”已引发连锁反应:
价格战升级:特斯拉、小鹏被迫跟进调价,智驾选装包价格下探至5000元以内;
技术路线分化:纯视觉方案主导10-20万元市场,激光雷达退守30万+高端区间;
供应链重构:速腾聚创(激光雷达)、地平线(芯片)等供应商订单激增,智驾零部件成本年均降幅超15%。
中信证券分析指出,比亚迪此举将带动中国智驾市场规模在2025年突破110亿元,并加速行业洗牌——缺乏规模化与技术自研能力的车企或面临淘汰。
王传福预言:“未来2-3年,智驾将像安全气囊一样成为购车标配。”
当比亚迪将高阶智驾塞进7万元车型时,它掀起的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社会实验:智能出行能否真正跨越阶层,成为大众生活的“默认配置”?答案即将在今年揭晓。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