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把智驾普及到10万价位,长安“掀桌子”了?

    2025车市第一枪,射向智能化

    智行观察系列 No.206

    作者:刘凡

    编辑:林炯佳

    2025年,价格战的硝烟还未弥漫开来,车企们又把最多的子弹,射向了智能化。

    2月6日,吉利汽车宣布其自研大模型与DeepSeek已完成深度整合;

    2月7日,岚图汽车宣布岚图知音(图片|配置|询价)将成为汽车行业首个融合DeepSeek的量产车型;随后两天,数十家汽车品牌宣布搭载DeepSeek;

    2月9日,长安汽车发布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2.0计划”和深蓝汽车全场景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一天后的2月10日,比亚迪也将发布自己的智能化战略。

    虽然“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是智能化”早已成为行业共识,但车企间竞争之激烈,格局变化之快,已经可以用“天”来衡量了。

    总结上述变化不难发现,车企们对智能化的热衷主要集中在两大领域:智能座舱和智能辅助驾驶(以下简称“智驾”)。前者以AI大模式纷纷上车为主,后者正尝试将高阶智能辅助驾驶扩展到更多价位。

    而大型车企,例如长安和比亚迪,则试图“我全都要”,在智能化和智驾领域同时“开炮”。

    今年春节期间,DeepSeek R1全球爆火,作为一款国产AI大模型,它不仅从技术和功能上与全球一流AI不相上下。更重要的是,天生开源的DeepSeek让无数缺乏自主训练AI大模型的企业,有了一条快速弥补智能化短板的机会。

    也是因此,我们才能看到,短短数天内,十多家车企纷纷宣布搭载、融合DeepSeek。但DeepSeek只是一个AI大模型,而智能座舱是一个系统性功能,仅仅一个AI,还无法彻底磨平车企之间的智能化差距。

    长安汽车的做法是把“智能化”前置,从产品到研发,从设计到生产,都融入数智化。

    在制造端,长安汽车将打造数智运营和数智制造,通过人工智能提升研发、供应、生产、营销、服务等体系。长安表示,未来五年,计划新增 8 座符合技术、标准的新型工厂,提升制造能力与效率。

    而在产品端,未来三年,长安汽车计划推出35款数智新车型,并表示,从2025年起,旗下所有品牌的乘用车都将全面向数智产品转型,不再开发非数智化新产品。

    长安表示,其目标是到2030年公司总销量突破500万辆,其中自主板块销量达400万辆,数智新汽车销量突破300万辆。

    而统领上述智能化战略的,就是长安“北斗天枢2.0计划”。

    智能化,反映在汽车上是智能座舱和智驾等功能,但归根结底,支撑这些功能落地,最终依靠的还是智能化的研发体系。

    “北斗天枢2.0计划”体现出,车企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产品和技术,而是试图从研发体系、管理流程等更庞大、更深的层面,赢得竞争。

    自2023年以来,智驾无疑是国内新能源汽车最火的关键词,从“蔚小理”等新势力,到吉利、比亚迪等传统车企,一款售价超过20万元的新能源车型如果不支持智驾,似乎都不好意思发布了。

    但另一边,在20万元以下价位,却鲜有智驾的身影。根据长安汽车公布的数据,目前ALC自动变道功能乘用车装车率仅为7.9%,且大部分搭载于24万以上车型中。

    直到去年下半年,深蓝S07、小鹏P7+等车型才首次把智驾拉低到20万元以内。但20万元以下价位作为国内汽车销量最高的价位段,若只有寥寥数款车型,显然还不足以撼动整个市场。

    于是,刚进入2025年,车企们就开始猛攻智驾普及之战——谁能拿下智驾高地,谁就能在市场最广的价位段占据优势。

    长安的做法是,自主研发与第三方合作共同进行。

    具体到深蓝品牌上,目前它包括三个智驾方案:DEEPAL(深蓝智驾)AD PRO、华为乾崑智驾ADS SE和华为乾崑智驾ADS。它们之间的智驾能力和价格成正比,DEEPAL AD PRO可以理解为比L2辅助驾驶稍强一些的方案,华为乾崑智驾ADS是华为最强智驾的完全体,能够提供“车位到车位”的全场景智驾,SE版则是其纯视觉智驾方案,智驾能力和价格较完全体都更低。

    在发布会同一天,深蓝与华为签署了深度合作协议,不难预见,双方在智能化领域的合作或将更加密切。发布会上,深蓝表示,未来将不再研发非L2.5+级智驾系统车型。

    智驾普及具体到车型上,售价15万元-20万元的新款深蓝S07和新款L07,都将搭载深蓝智驾AD PRO和华为乾崑智驾ADS SE,售价11.99万-14.99万元的深蓝S05将搭载深蓝智驾AD PRO;而即将上市的全尺寸SUV深蓝S09将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3.0。

    长安汽车表示,从今年全新产品开始,全系将标配智驾接口。

    为此,长安还定下了时间表,其计划于2026年实现全场景 L3 级自动驾驶功能,2028 年进一步达到全场景 L4 级自动驾驶水平。

    在2月9日的长安发布会上,车企们可以说保持了相当地体面。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长城董事长魏建军、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小鹏汽车CEO何小鹏等均表达对长安汽车的祝福,大佬们一团和气地表示,将携手打造“中国全民智驾元年”。

    发布会上,长安董事长还隔空喊话比亚迪,“听说比亚迪最近也要发布智能驾驶战略,在这里我预祝他们成功”。

    但表面和气掩盖不了内在竞争,国内汽车市场早已进入存量市场,一家车企的增长,往往以另一家的下滑为代价。长安汽车的发布会是2月9日,而比亚迪恰好是一天后的2月10日,作为两家自主品牌头部车企,无论长安和比亚迪是否愿意,双方在市场上的正面交锋恐怕很难避免。

    另一方面,2024年,长安和比亚迪共卖出了近700万辆新车,占整个国内市场超过30%的份额。也就是说,两大车企硬碰硬所产生的涟漪,势必也将波及整个市场。

    事实上,把智驾普及到更低价位车型上,让智能座舱成为汽车数字核心,早已是业界共识。但进入2025年,共识正在变成残酷的“鱿 鱼 游戏”。现在,车企们不仅要在功能上超过对手,还需要在速度上赢得时间,留给车企们的容错空间正越来越少。

    END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