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欢迎来到广州市网约车协会普法宣传栏目。信息时代,法律知识普及至关重要,关乎权益保护与和谐出行环境。协会作为行业先锋,特设此栏目,以生动易懂方式传递网约车法律法规、政策导向及权益保护信息,照亮每次出行。您将了解最新政策,学会维权,掌握运营安全与规则。我们期望增强法律意识,提升服务水平,共创安全便捷舒适的网约车环境。让我们携手法律,共书广州市网约车新篇章!感谢关注,开启普法之旅!
2025年2月8日(第1期)
题
守护遗失物,共筑出行安心路
解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网约车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选择。然而,它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衍生出一些问题,其中乘客在网约车上遗失物品的情况愈发常见。这不仅给乘客造成困扰,也让司机肩负起额外的责任,面临诸多挑战。广州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协会便民热线普法栏目聚焦“遗失物的保管和返还义务”话题,深入剖析网约车司机在面对乘客遗失物品时的正确处理方式,以及在此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和权益保护问题。
一、司机拒绝归还,法律红线不可碰
民事责任:《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六条规定,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如发生司机随意将乘客遗落的贵重电子产品放置在易受损位置,导致物品毁损的情形,司机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如司机拒绝归还遗失物品并将物品转让给他人的,乘客还可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二条向司机请求损害赔偿。
刑事责任:若司机将乘客遗失物品非法占为己有,且数额较大,拒不交出,构成《刑法》第二百七十条规定之侵占罪,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曾有这样的案例,乘客遗落装有大量现金和重要证件的包,司机发现后据为己有,经乘客和平台多次索要仍拒绝归还,最终因涉嫌侵占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二、拾得物品,司机义务要牢记,司机权利可主张
1、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因此当网约车司机捡到乘客遗失物品后,应当返还给乘客,及时通知乘客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司机因故意或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品损坏或丢失,就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比如,司机将乘客遗落的易碎工艺品随意放置在后备箱,行驶过程中因颠簸导致工艺品破碎,司机就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2、法律规定拾得人负有妥善保管遗失物的义务,同时也赋予拾得人要求权利人支付必要保管费用的权利。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如网约车司机按照约定返还相关物品,乘客也应当向司机支付路费等必要费用。
三、平台、乘客双重视,共保出行无忧
网约车平台要强化司机资质审查,保证提供服务的车辆和驾驶员具备合法资质,切实履行安全保障义务。而乘客自身也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选择合规的网约车。一旦发现财物遗失,要第一时间报警并联系平台。对于网约车司机来说,保障乘客人身和财产安全是直接责任,拾得遗失物后拒不归还,后果严重。乘客在乘车时,务必妥善保管好手机等贵重物品,若物品遗失,及时与司机和平台沟通寻求帮助;若协商无果,就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拾金不昧”不仅是传统美德,更是法定义务。在网约车出行中,无论是司机、乘客还是平台,都应明晰各自在遗失物问题上的权利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次出行都更加安心、舒心,共同营造良好的网约车出行环境。
特别鸣谢广州市网约车行业工会联合会提供协助、广东国智律师事务所徐嵩律师、韩婷雯为行业协会提供法律意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