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从“边缘”到“黑马”,改写行业规则

    #零跑凭啥成为第二家盈利新势力#逆袭突围!零跑汽车凭什么成盈利新势力?

    从“边缘”到“黑马”,改写行业规则

    2025 年初,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高合、极越退场,蔚来、小鹏深陷亏损,零跑汽车却脱颖而出。2024 年四季度净利润转正,提前一年实现季度盈利,成继理想后第二家盈利新势力,股价单日暴涨 13%,引发行业深思:它究竟凭什么?

    精准定位,卷出性价比天花板

    零跑创始人朱江明“做汽车界的优衣库”口号,精准诠释市场策略。当多数新势力角逐 30 万元以上高端市场,零跑主攻 10 - 20 万元主流区间,该区间占汽车总销量 40%以上,长期被合资品牌把控。凭借高性价比 C 系列车型(C11、C10、C16 等),以“配置拉满、价格亲民”迅速抢滩。

    2024 年,零跑全年销量飙升至 29.37 万辆,同比增长 104%,远超 25 万辆年度目标,C 系列车型占比 77%,单车型平均销量近 6 万辆,C11 全年热销超 8.4 万辆。产品矩阵丰富,从 5 万元级 T03 微型车到 20 万元级 C16 六座 SUV,满足全场景出行,规避单车型风险。数据显示,零跑 C 系列毛利率从 2023 年 0.48%跃至 2024 年 13%,单季度毛利达 8.1 亿元,规模效应显著。

    成本杀手,打造极致成本力

    零跑盈利核心在于超强成本把控,堪称“成本控制不输比亚迪”。

    一方面,全域自研掌握主动。60%零部件自研自制,像三电系统、智能驾驶芯片等核心部件自主研发,打破供应商垄断,降低 6%整车成本;平台化设计让零部件通用化率高达 88%,同一平台衍生多款车型,如 C11 与 C16 共享底盘架构,开发成本锐减 30%。

    另一方面,制造端降本增效。自建金华、郑州、武汉三大工厂,年产能 55 万辆,摊薄固定成本;与佛吉亚等供应商合作建厂,削减物流和采购成本。最终,零跑单车成本比竞品低约 15%,毛利率从 2023 年 0.48%升至 2024 年 8%,四季度突破 13%。

    渠道闪电战,“农村包围城市”

    不同于蔚来、理想重资产直营,零跑采用“轻资产 + 快速扩张”经销商网络,一年间门店从 560 家扩至 860 家,覆盖 264 个城市。直营店立足一二线塑造品牌,加盟店深入三四五线抢占增量。“1 + N”模式独具匠心,每个区域设 1 家 4S 功能中心店,搭配多个展示店,降成本同时提升服务密度。2024 年四季度,零跑月均交付超 4 万辆,渠道扩张带动销量激增 70%。

    技术突围,筑起自研护城河

    零跑秉持“技术实用”理念,自研成果独具优势。LEAP 3.0 架构融合 CTC 电池底盘一体化、八合一电驱等,续航提升 10%,成本降低 20%;2025 年将量产的 LEAP 3.5 架构支持激光雷达与定制智驾,B10 车型对标比亚迪元 PLUS 搭载骁龙智驾平台;2025 年 C10 增程版推出,兼顾纯电、燃油用户,拓展市场。业内盛赞零跑“四域合一”中央电子架构,开启智能电车集成化 2.0 时代。

    全球化布局,开启第二曲线

    2023 年,零跑牵手全球第四大车企 Stellantis(旗下有标致、Jeep 等品牌),获 15 亿欧元注资与海外渠道助力。2024 年 9 月,零跑 T03 和 C10 登陆欧洲 13 国,400 家网点覆盖主流市场,2025 年拟扩至 500 家;联合开发 B 系列车型,零跑供电动平台,外方负责调校销售,实现“技术换市场”,目标 2025 年海外销量占比超 15%,冲击首个“技术出海”新势力。

    零跑逆袭表明,新能源赛道“烧钱”非唯一出路。靠精准定位、极致成本、技术深耕、渠道下沉与全球合作,以“务实创新”改写生存法则。展望 2025,零跑 50 万辆年销量目标在前,B 系列新车与全球化布局能否助其跻身行业前三?或许就在其“持续卷自己”的拼搏之中。

    本文事实依据来源:新浪财经、腾讯新闻、ZOL 汽车等公开报道(详见正文引用标注)。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