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激烈竞争的背景下,零跑汽车于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单季度净利润转正,成为继理想汽车之后第二家盈利的造车新势力企业。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其商业模式的成功,也为行业提供了差异化竞争范本。本文将从市场定位、技术研发、成本控制等维度分析零跑汽车的盈利逻辑。
---
一、精准定位大众化市场:避开红海,深耕蓝海
零跑汽车将核心市场锁定在10-20万元主流消费区间,这一价格带既是传统燃油车的主力市场,也是新能源渗透率提升的关键战场。通过推出C系列(C11/C10/C16)等“高品价比”车型,零跑实现了以下优势:
1. 需求匹配性:覆盖家庭用户对空间、续航、智能化的基础需求,如C16以15.58-18.58万元提供六座布局与800V快充,直接对标30万元以上竞品配置;
2. 市场增量空间:2024年C系列销量占比达77%,推动均价提升至15万元以上,有效优化收入结构;
3. 错位竞争:避免与高端市场的理想、蔚来直接对抗,同时以技术优势压制传统车企的油改电产品。
---
二、全域自研体系:构建技术护城河
零跑通过60%以上核心零部件自研自产,形成独特的成本控制与技术迭代能力:
1. 核心技术突破:
- 自主研发CTC 2.0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并降低制造成本;
- 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实现单颗芯片控制四域系统,硬件成本降低20%;
2. 垂直整合供应链:覆盖三电系统、智能座舱等关键领域,减少对外部供应商依赖,毛利率从2023年的不足5%提升至2024年的8%以上;
3. 高效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率控制在6%以内,低于蔚小理(10%-15%),通过模块化平台(C平台/S平台)缩短新车开发周期至18个月。
---
三、精益化运营:从规模效应到盈利转化
零跑的盈利得益于销量增长与运营效率的协同优化:
1. 规模化交付:2024年交付量达29.37万辆(同比+103.75%),月均交付突破4万台,固定成本摊薄效应显著;
2. 渠道管理创新:采用“直营+经销商”混合模式,85%经销商实现盈利,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3. 数字化降本:通过智能工厂改造与供应链协同系统,单车制造成本下降12%,库存周转率提升30%。
---
四、全球化战略: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与Stellantis集团的反向合资模式为零跑打开海外市场:
1. 技术输出:向Stellantis授权电子电气架构与智能驾驶技术,获得15亿欧元技术授权收入;
2. 渠道借力:依托Stellantis在欧洲的400+销售服务网点,零跑C10(图片|配置|询价)/T03快速进入13国市场,海外销量占比达8%;
3. 本地化适配:针对欧洲用户偏好开发右舵车型,并调整电池热管理系统以适应低温环境。
---
五、行业启示:新势力盈利路径重构
零跑的成功验证了以下策略的有效性:
1. 差异化定位:避开高端内卷,聚焦大众市场真实需求;
2. 技术-成本平衡:通过自研实现性能提升与降本的双重目标;
3. 全球化视野:早期布局海外合作,分散市场风险。
对比理想汽车的“家庭高端化”路线,零跑模式更接近丰田式精益生产,为行业提供了可持续盈利的新范式。
---
结论
零跑汽车的盈利突破是精准战略定位、核心技术积累与高效运营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经验表明,新势力车企在激烈竞争中需构建差异化的技术-市场组合,并通过全球化布局分散风险。未来,随着50万辆年销目标的推进,零跑或将成为新能源领域的“中国版丰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