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你知道?在光鲜亮丽的成名背后,饺子(杨宇)可是经历了1600天的艰苦奋斗。他从一个普通的“废柴”逆袭成了国漫界的超级明星,背后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坚持与努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充满热爱的导演是如何用自己的行动,打破社会偏见,实现梦想的!
饺子的梦想与坚持
一个导演的成名,往往意味着一个时代的到来。
2019年夏天,《哪吒之魔童降世》以50亿票房登顶东方大国动画电影之巅,饺子(杨宇)一夜成名。
但这成名背后,是杨宇1600天的艰苦奋斗,是他多年如一日对动画的坚持与热爱。
《哪吒》的创作过程
《哪吒之魔童降世》立项时,投资方对剧本有改动要求,希望把主角哪吆的性格进行一些调整,变得更讨喜。
饣子斩钉截铁拒绝,他强调:“这是一个‘魔童’的反叛故事,不能改。”
无法说服饺子,投资方只好妥协。影片上映后,观众对哪吖这个“魔童”极为喜爱,饺子的坚持得到了验证。
社会偏见与个人努力
导演饺子曾在采访中谈到自己的经历,他说:“我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社会偏见不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未来,那个时候我就想,我一定要证明我自己,就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

在他看来,最重要的就是个人努力与坚持。
是的,饺子就是杨宇,就是那个16岁便开始自力更生大学期间就打工的“废柴”,就是那个“啃老”期间还在家努力自学动画、打磨剧本的普通人。
《哪吡》的成功与国漫的崛起
饺子的成功其实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是因为他赶上了《哪吡之魔童降世》国漫崛起的好时机,必然则是因为他用心扎实不断努力,始终不渝地坚持自己的理想与信念。
2025年,《哪吡之魔童闹海》春节档上映,获得好评如潮,饺子由此火出圈。
而他此时距离上一个“大西瓜”短片一举成名,获得30多个国际奖项已经过去了三年。
饺子的成长与国漫未来
回望饺子的成长历程,他用17年时间证明:普通人也能逆天改命,这个过程充满了艰辛与不易,但只要努力与坚持,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2021年6月,杨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讲述了自己当动画导演的初衷:“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又喜欢看动画,觉得能把画上的东西动起来是件很神奇的事情,于是就想,我以后要做动画导演。”

他所说的“从小就喜欢画画”,就是他十六七岁时,在大学期间还一直在做的事。为了能画,他宁可不吃饭也要省钱买画材。
在杨宇心中,父母的“啃老”是无用的,他不能辜负那些年父母对自己严厉的教育,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正因如此,他才会在大学毕业后,第一时间便去找工作,哪怕只是在医院做个文员,也比“啃老”来得踏实。
身边人都以为杨宇会转行去当医生,但他心中有数,只要有时间就会去找动画外包工作做。也就是这样,他才有了后来的“养活梦想”的一说。
饺子的决心与未来展望
接外包工作做儿童科普片插画和游戏特效是杨宇“养活梦想”的一种方式,他还可以选择去做服务员、送外卖,但他偏偏就要做动画外包工作,因为他热爱这个行业。
即便是在“啃老”期间,他也没有放弃对动画的研究与创作,还努力自学了三维动画制作技术。时间一长,他制作的短片比自己打工做的动画成品还要精致,好多都是一次性动图,没有重复帧。
也正因如此,当《打,打个大西瓜》短片一经发布,就引起了热议。大家都在说:“这个动图好玩,像是动画版的‘黄段子’。”随后,国际大奖纷至沓来。

“我当时特别懵,就觉得我做的东西好像不是很高大上,但为什么会得到这么多奖?”杨宇回忆道。
2021年6月,杨宇接受媒体采访时,讲述了自己“从废柴到大咖”的历程:“我不在学校读书就意味着我不能再当学生,我必须要对我自己的人生负责。就算我现在一无所有,但我只要坚持做动画、研究动画,总有一天我会成功的。”
在杨宇看来,当动画导演需要具备几个条件:就是要有好的美术功底,要懂得动画制作相关知识,还要有很强的策划能力和较高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耐心与毅力。
“动画这个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冷门行业,而且我做的是纯手工逐帧动画,不仅制作周期长,而且成本高,所以我必须得耐心、得毅力。”杨宇说。
这份坚持与努力,让饺子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片天。
结语
饺子的故事告诉我们,努力与坚持是实现梦想的关键。无论你现在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只要不放弃,总会有属于自己的那片天。你对饺子的坚持与成就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别忘了点赞支持哦!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