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冷的冬日,驾车出行时寒意常从车窗缝隙悄悄潜入。这时打开汽车暖风,温暖便能瞬间将你包裹。然而在操作过程中,那个小小的AC按钮却让不少人感到困惑。按下它,似乎与制热的初衷相悖;不按,又担心影响车内的舒适程度。汽车开暖风时,到底要不要打开AC按钮呢?接下来,就为大家全面剖析其中的奥秘。
一、汽车空调制热原理及无需打开AC的原因
(一)制热原理
汽车的制热主要依靠发动机运转产生的余热。发动机工作时,会释放出大量热量,这些热量被冷却液吸收,进而形成高温的冷却液。暖风水箱就如同一个精心设计的高效热交换器,当我们有制热需求时,车内的空调系统会引导高温冷却液流入暖风水箱。与此同时,风机启动,将外界的冷空气吹向暖风水箱,空气在流经暖风水箱时被加热,随后通过风道均匀地散布至车内空间,逐步提升车内的温度。

汽车空调制热原理
以常见的家用轿车为例,在北方严寒的冬季,室外温度低至零下十几摄氏度,车辆启动后,发动机开始运转工作。大约行驶10分钟左右,发动机温度逐步上升,冷却液温度也随之升高。此时,车主将温度旋钮调节至28℃,并打开风机二档,不久后,温暖的空气便会从出风口吹出,让车内迅速暖和起来。
(二)AC无关制热
AC按钮的核心作用是控制空调压缩机的启动与停止。在制冷过程中,压缩机扮演着关键角色。它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机械运作,推动制冷剂在整个空调系统内循环流动。在这个循环过程中,制冷剂不断地吸收和释放热量,从而实现将车内的热量转移到车外的目的,达成制冷降温的效果。然而这一制冷机制与利用发动机余热进行制热的过程毫无关联。从纯粹的制热角度考量,AC按钮的开启并非必要操作,因为发动机余热完全能够满足我们对车内制热的需求。

比如在酷热难耐的夏日,我们打开AC制冷时,能明显感觉到出风口吹出的冷风,这是因为压缩机工作使制冷剂循环制冷。但到了冬天制热,即使不打开AC,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也能让车内温暖如春,这就充分表明AC与制热没有直接关系。。
二、汽车空调在开热风时打开AC的影响
(一)能耗增加
1、发动机负载增大
一旦按下AC按钮,空调压缩机便开始运转。而压缩机的运行需要发动机提供动力支持,这无疑会增加发动机的负荷。为了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转,发动机不得不消耗更多的燃油来提供额外的动力,其直接后果便是导致油耗显著上升。
例如,一辆普通的1.6L排量轿车,在不开AC只开暖风的情况下,城市综合油耗大约为7L/100km。但当打开AC制热时,由于压缩机运转增加了发动机负荷,油耗可能会攀升至8-8.5L/100km左右,长期下来,燃油成本会有明显增加。
2、电力消耗增多
压缩机的持续工作,不仅加重了发动机的负担,还会使汽车发电机的负荷随之增加。随着发电量需求的不断攀升,汽车的电力消耗也会相应增多,这对于车辆的电池和发电系统来说,都是额外的考验。

假设汽车正常行驶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1000W左右,打开AC后,由于压缩机工作,发电机输出功率可能会提升至1200-1300W,这意味着车辆的电力系统需要更频繁地为电池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也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二)动力性能下降
当发动机需要分出一部分动力来驱动压缩机时,在车辆加速、爬坡等对动力输出要求较高的关键时刻,你会明显感觉到车辆的动力不如未打开AC时充沛。加速响应变得迟缓,爬坡时也显得更加吃力,尤其是对于那些本身动力性能就相对较弱的车型而言,这种影响会表现得更为突出。
比如一辆1.5T的SUV车型,在不开AC的情况下,在高速上从80km/h加速到120km/h,大约需要8-10秒。但当打开AC制热时,同样的加速过程可能会延长到12-15秒,加速过程明显变得缓慢。如果是在爬坡路段,未开AC时可以轻松爬上20°左右的斜坡,打开AC后,可能就会显得动力不足,爬坡变得艰难。
(三)部件损耗加快
1、压缩机:在制热模式下,压缩机实际上并非必要的工作部件。但如果此时开启AC,压缩机就会无端地运转起来,其运转时间的延长,必然会加剧压缩机内部零部件之间的摩擦与磨损,长期如此,极有可能缩短压缩机的正常使用寿命。
2、空调系统其他部件:压缩机的工作会使整个空调系统的压力发生明显变化,导致制冷剂在管路中高速循环流动。这种频繁的压力变化和制冷剂流动,会使空调系统的管路、阀门等部件承受额外的压力和磨损,日积月累,这些部件出现泄漏、故障的概率也会大幅增加。

(四)制热效果变化
通常情况下,打开AC对热风的温度并不会产生显著影响。然而,由于压缩机工作时会使一部分热量被用于制冷循环,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干扰暖风水箱的热量供应,进而导致制热效率略有降低。尽管这种变化在大多数时候并不容易被察觉,但从细微处考量,它确实存在。

比如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车外温度为零下5℃,车内将温度设定为26℃,未开AC时,大约15分钟车内就能达到设定温度。但当打开AC后,可能需要18-20分钟才能达到相同温度,制热速度明显变慢。
(五)车内湿度降低
当AC开启后,空调系统的蒸发器表面温度会迅速降低。此时,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接触到低温的蒸发器表面时,会迅速凝结成水滴,并通过排水系统排出车外,从而有效地降低了车内空气的湿度。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下,这种除湿功能尤为重要,它不仅有助于保持车内空气的干爽清新,还能防止车窗玻璃起雾,极大地提高了驾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例如在南方的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常常高达80%以上。当车内乘客较多时,车窗玻璃很容易起雾。此时打开AC制热,大约5-10分钟,车窗上的雾气就会消散,车内空气也会变得更加舒适。
三、特殊情况下开热风需打开AC的情形
(一)除雾需求
在寒冷的冬季,尤其是当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或者刚刚经历过降雨天气后,车内的温度往往较高,湿度也较大,而车外的温度却相对较低。在这种情况下,车内玻璃极易起雾。例如,当你驾车经过一段潮湿的路段后,车窗玻璃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被雾气所覆盖,这严重影响了驾驶员的视线,给行车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此时,若仅依靠热风吹拂,虽然能够使雾气暂时蒸发,但由于车内空气湿度仍然居高不下,雾气很快又会再次形成。而当你打开AC后,空调系统的蒸发器表面温度降低,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蒸发器表面凝结成水滴并排出车外,可快速降低车内空气湿度,达到更好的除雾效果。

比如在一个冬天下过小雨的傍晚,车外温度5℃,车内由于乘客呼出的水汽和较高的温度,车窗玻璃很快布满雾气。只开热风,雾气消散速度很慢,而且没过多久又会重新起雾。但打开AC后,不到3分钟,车窗上的雾气就迅速消失,并且能长时间保持清晰。
(二)湿度调节
车内乘客较多时,人体散发的水分会使车内湿度增加,仅开热风会让人感觉闷热、憋闷。以满载的七座车为例,长时间行驶中,乘客呼出的气体、皮肤散发的水分等会使车内湿度明显升高。打开AC可利用其除湿功能降低车内湿度,再结合热风调节温度,能营造更宜人的车内环境。
比如在一次家庭自驾游中,一辆七座MPV满载出行,行驶一段时间后,车内湿度达到了70%以上,乘客们都感觉闷热难受。打开AC制热后,车内湿度逐渐降低到50%-60%,同时调节热风温度,车内变得温暖又舒适,大大提升了驾乘体验。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