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不久,在蔚来推送的智能系统中,蔚来宣布基于大模型架构的智能全辅助系统中新增AES功能,并通过此次Banyan 榕 3.1.0版本实现全量推送。自此,蔚来成为国内第三家配备AES功能的汽车品牌。
不同于AEB,蔚来此次全量推送的AES代表车辆在检测到预碰撞风险与制动不足时采取的紧急避让方式。能够确保车辆在紧急情况下自动控制车辆转向避让,类似在高速上前方突发障碍情况下,可以在前方制动距离不足、但临侧具备可紧急变道的空间条件下,通过横向避让实现风险的躲避,激活速度通常更高。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时代,人们也要不禁要问,AES会成为汽车的卖点吗?汽车有了AEB是不是还有必要增加一个AES?车辆的主动安全到今天还有创新的空间吗?蔚来的AES要拿什么和市场上其他对手掰手腕?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与蔚来的产品团队进行交流,并且从市场终端尝试感知高端新能源用户的真实的需求。毕竟在新能源汽车时代,一辆4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似乎大家都习以为常,但数据显示,中国存款超过50万的储户比例只有0.37%,意味着单笔消费在40万元以上家庭比例更低。
对真正满足高端出行的消费者来说,如何让智能豪华品牌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一直是蔚来围绕智能安全也在思考的问题。
文|老杨头
编辑|Wind
图片来源|网络
1
「蔚来要给汽车也绑一条安全带!」
众所周知,AEB显示出显著的安全优势。2015年,欧洲新车评估计划(Euro NCAP)和澳大利亚NCAP联合研究发现,装备有AEB的车辆可以在现实驾驶环境中将追尾事故减少38%。这一发现强调了AEB技术在提高道路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基础版的AEB系统主要在低速环境中发挥作用,目的是减少城市中轻微碰撞的后果。而更高级的系统能在更广泛的速度范围内有效,能够防止更严重的碰撞,可能包括重伤或致命事故。顶级的系统甚至能识别行人、骑自行车者和其他车辆。

此时AES功能则更进一步,能够在必要时帮助车辆避开前方的障碍物,确保行车安全,两项功能可以相互协作,在不同时速和不同场景下发挥各自的优势。如果把AEB理解成汽车的安全气囊,那么AES更像是给汽车绑了一条安全带!
一般来说,车辆前方出现碰撞风险,即使触发了AEB,但是因为可用的刹车距离不够,而无法完全避免碰撞。需要新的方式,类似人一样解决AEB无法解决的问题。这就是AES诞生的背景。根据蔚来官方表示,蔚来最新开发的AES可以覆盖5大类(1追2对向3横4切5夹心)8个小场景,比如高速遇前方慢车、行人突然横穿马路等情况。
因此蔚来的AES系统就具备6大特点,包括紧急避让鬼探头、极快的响应时间、避让前后方夹击、连续两次紧急避让、与AEB兼容、安全系数比AEB更高。整体功能激活的速度区间为80—150km/h,部分场景激活速度区间下探到60km/h;而自动紧急制动AEB,前向有效响应时速范围4—150km/h,后方穿行车辆制动响应时速范围0-30km/h。蔚来最新开发的AES还可以支持连续避让功能:在高速行驶中,如果一次避让不足以消除风险,AES可以在短时间内执行二次避让,保证行车安全。

根据蔚来多次实验验证,在大部分场景中,AEB和AES的分界线都是时速80km/h,其中包括追尾静止/慢行/急刹机动车、机动车逆行、鬼探头等场景;而在夹心场景中,AES激活速度会下探到60km/h,其在前方有触发紧急制动AEB的风险(包括车辆、人、两轮车)条件下,若感知到后方车辆即将追尾,可触发AES功能绕到相邻车道从而躲避追尾。
蔚来官方还提到,在设计AES时,其出发点一定是必须与AEB兼容,因为AEB主动刹车和AES主动转向都是共存避险工具或者避险手段,需要在短时间里,迅速作出是否转向还是应该刹车的判断。
在底层逻辑方面,优先是刹车,因为变道引发风险更大,但最终AEB和AES的触发情况还得结合实际情况,遵循哪个功能最有效,系统会优先选择。

此外,通过蔚来云端累积的20亿公里数据和超过3亿公里的真实场景测试,使得AES能够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安全有效地运作,防止二次碰撞。此外官方还提到,AES功能不是舒适性的配置,它只是安全的兜底。此外,AES不会横向实线变道,遵循让速不让道原则,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并且优先选择左边超车道。
2
「蔚来终于把别家AES不敢讲的场景讲出来了!」
此前,阿德莱德大学曾发布一项研究表明,在对104起事故的分析中,汽车主动安全功能每完整的增加一项致命碰撞减少20%至25%,同时降低受伤的可能性达25%至30%。这一发现尤为重要,考虑到前后碰撞占所有交通事故的约四分之一。AES系统通过预防此类碰撞必然会为道路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事实上,蔚来的这次更新中围绕,围绕AES的最大特点即是覆盖全场景,实现了:“一追、二对、三横、四切、五夹”五大类八种场景,包括高速追尾、对向逆行、二轮车和行人横穿等,相比之下,其他车企可能无法涵盖如此多类型的场景。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无非是场景多兼容了一些,有关AES的本质性功能和区别人们并无感知。事实上,从首次上车就提出能解决行人鬼探头的问题即代表了,围绕硬件、算法和环境,蔚来的智能应急处理能力已经全面走在和行业前列。
尽管「鬼探头」只是一个偶发性场景,但前提是单车智能水平达标。摄像头需要更精准的识别行人形状、动作;雷达则需要增强对非标准体的识别能力,以确保对更远测距提供反馈信息,一个鬼探头,意味着三者相互配合的难度提升,才能精准感知行人出现。意味着软件算法团队,要对收集的数据做出更快和更准确的处理,才能让触发速度得到保障。
由于蔚来旗下产品基本将天鹰座超感系统和高性能感知硬件作为标配,确保了在大模型架构和深度学习算法的支持下提供了基础保障。最关键的在于,蔚来拥有大规模数据闭环体系,能够基于20亿公里的数据作为支持。让AES自学习了各种复杂驾驶场景,才提升了这种特殊场景的应对能力。

据悉,在进行了超过3亿公里的功能验证后,蔚来测算出AES每100万公里的误触发控制在1次以下,因无出发出现安全风险的概率已经降至每亿公里低于1次。可以说,是基于严苛的测试和大量的数据基础才确保了蔚来的AES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的智能安全系统,是基于足够可靠和稳定后,蔚来才干把别的企业不敢讲的「鬼探头」给讲了出来。
3
「蔚来的敢为天下后」
对很多不了解蔚来的人说,在豪华新势力品牌中蔚来的标签只有换电和服务,似乎这个品牌没有什么亮点和卖点。但其实真正地去深究蔚来的造车和智能逻辑的背后含义,任何人都能发现,蔚来围绕品质和安全性能,除了端到端的AEB以外,大都不会考虑第一个先上车,但却始终确保自己站在在头部阵营中。
甚至可以说,在安全性能上,蔚来的所有产品都从生产到使用贯彻了整个生命周期,带给用户的是一个人身、健康、环境不受到伤害十分广义的安全范畴。从端到端架构AEB、智能约束系统、主动悬架格挡功能、碰撞传力结构以及全铝车身……
而此次作为行业唯一同时覆盖了低速与高速(60-150km)的自动紧急避让系统,包括实现国内唯一相应行人鬼探头场景,以及唯一实现「夹心」场景下的防追尾,说明蔚来围绕的AES早已经不是一项单一的技术,而是归纳升级为一整套完善的智能安全行驶解决方案,甚至不排除未来可被打造成为一套专属蔚来旗下品牌和产品的技术子品牌。

它讲究数据的智能,也注重场景的复杂程度和高频率情况,这都彰显蔚来在围绕智能化迭代过程中对数据、分析、处理和功能体系的应对能力,也浓缩了围绕AI技术的持续创新。
可以看到蔚来所有的科技都是在追求极致的道路上为使用者提供便利,而不仅仅是炫酷的科技或其他。特别是此次蔚来的AES能够实现驾驶员在分心未对方向盘操作时,系统即可自动完成转向避让,要知道,即便是前序品牌考虑时效性率先上车,但实现的功能也只是紧急车道保持或者是紧急避让辅助,而这些都需要人为先做出转向动作,系统才能在力度不足的情况下配合完成。
这些细节,不只是蔚来作为一家科技公司体现出的技术能力,在时间上的“可控”背后是根植于蔚来品牌的安全基因,这种敢为天下后的思考和理念是一家企业对造车、健康、安全与生俱来的重视和敬畏,更是这个品牌内涵的一次又一次体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