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威马“复活”:新能源汽车赛道的逆袭奇迹还是回光返照?

    番茄4432332921头像番茄4432332921头像
    番茄443233292101-26

    威马 “陨落” 回顾

    威马汽车,曾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一员,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崭露头角,一度与蔚来、理想、小鹏等品牌并肩,被誉为 “造车新势力四小龙” 。创始人沈晖凭借其在汽车行业的深厚背景,带领威马在早期迅速崛起。2018 年,威马首款量产车型 EX5 上市,凭借相对亲民的价格和不错的配置,连续数月位列造车新势力单一车型销量冠军,2019 年全年销量更是仅次于蔚来,成为销量排名第二的国产造车新势力。那时的威马,意气风发,是资本市场的宠儿,累计完成 12 轮融资,总金额约 410 亿元,投资方阵容强大,包括腾讯投资、百度、红杉中国等。

    然而,好景不长,2023 年成为了威马汽车命运的转折点。这一年,威马汽车陷入了严重的困境,负面消息不断传出。先是被曝出拖欠员工工资,2023 年 8 月 31 日的文件显示,威马无故拖欠 248 名员工 2023 年 2 月至 5 月期间工资报酬共计约 1339 万元 。员工们不仅面临着经济上的压力,还对公司的未来感到迷茫。接着,工厂停产的消息传来,威马的温州工厂和黄冈工厂相继停止生产,曾经繁忙的生产线变得冷冷清清,大量工人失去了工作机会,工厂周边的产业链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在售后方面,威马汽车也陷入了困境。经销商及售后服务门店陆续闭店,车主们发现车辆维修变得异常困难,一个零配件往往需要等待好几个月。车机系统和手机远程操控等功能也出现问题,小威随行 App 无法正常使用,车辆的智能体验大打折扣。更糟糕的是,威马汽车的资金链断裂,负债累累。根据 2024 年 3 月的重整案审计报告,威马科技集团经审计后账面资产总额为 39.88 亿元,负债却高达 203.67 亿元,已陷入严重资不抵债的局面。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困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威马汽车的 “陨落” 令人唏嘘。

    复活曙光乍现

    就在威马汽车被认为即将 “凉凉” 的时候,事情出现了转机。2024 年,威马汽车通过重整程序,成功为自己引入了 4 家资本 。这一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汽车行业和社会舆论中引发了巨大的震动。

    据悉,共有 4 家意向战略投资人和 5 家共益债投资人完成报名并通过资格审查,目前正在推进投资人磋商工作。这 4 家战略投资人的身份虽然尚未完全公开,但他们的入局无疑给威马汽车带来了新的希望。对于这 4 家资本为何会选择投资陷入困境的威马汽车,业界也是议论纷纷。有人认为,威马汽车在产品技术、产业链、市场运营和制造能力等方面,仍具备一定的价值和潜力 。威马汽车拥有自己的生产基地,具备一定的制造能力,这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中是一个重要的优势。其在技术研发方面也有一定的积累,这些都成为了吸引资本的因素。

    也有人质疑这 4 家资本的投资决策,认为威马汽车负债累累,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投资威马汽车风险巨大。毕竟,威马汽车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资金问题,还包括市场份额的萎缩、品牌形象的受损等。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威马汽车要想重新崛起,面临着重重困难。但支持者则反驳称,正是因为威马汽车目前处于困境,所以投资成本相对较低,一旦威马汽车成功复活,回报率将非常可观。而且,这 4 家资本的加入,也可能会为威马汽车带来新的资源和管理经验,帮助威马汽车实现转型升级。

    争议观点碰撞:复活是真逆袭还是虚假希望?

    乐观派:威马的重生底气

    乐观派认为,威马并非毫无还手之力。从技术层面来看,威马汽车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领域的技术储备不容小觑。其自主研发的 Living Pilot 智行辅助系统,集成了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等多项功能,在当时的市场上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在电池技术方面,威马也与多家知名电池供应商合作,不断探索提高电池续航和安全性的方法。

    生产能力上,威马的温州工厂采用了高度智能化的生产技术,具备年产能 10 万辆的能力,并且拥有 C2M 客制化生产模式,能够根据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定制生产。这在注重个性化消费的当下,是一个独特的优势。一旦资金到位,威马能够迅速恢复生产,将技术转化为产品推向市场。

    获得资本支持后,威马在解决债务问题上有了更多的资金保障。可以逐步偿还拖欠员工的工资、供应商的货款,解决历史遗留问题,重新赢得员工、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信任。在重启生产方面,资金能够用于采购原材料、更新设备,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转。有了充足的产品供应,威马可以重新制定市场策略,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市场份额。从这个角度看,威马有很大的机会成功复活并再次崛起。

    质疑派:前路荆棘密布

    然而,质疑派也有充分的理由对威马的复活计划表示担忧。首先,威马汽车高达 203.67 亿元的巨额债务,就像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即使有新资本注入,要完全偿还债务也并非易事。部分债务可能会转化为股权,但这也会稀释原有股东的权益,影响公司的治理结构。

    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超乎想象。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不仅有特斯拉、比亚迪等行业巨头不断推出新车型,扩大市场份额,还有众多新的造车势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竞争对手在技术、品牌、渠道等方面都各有优势,威马汽车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重新夺回一席之地,难度可想而知。

    威马汽车的品牌形象也因之前的一系列负面事件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消费者对威马汽车的信任度大幅下降,很多潜在消费者在购车时会对威马望而却步。过往多次传出复产消息却未实现,让消费者和市场对其承诺的可信度产生了怀疑。网友们对威马车机系统瘫痪等负面事件仍然耿耿于怀,在社交媒体上经常能看到消费者对威马的吐槽和抱怨。这些都表明,威马汽车要重塑品牌形象,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复活后的发展蓝图与挑战

    未来规划

    威马汽车在获得新资本注入后,制定了一份宏伟的发展蓝图。根据重整计划草案,威马计划在 2025 年完成复工复产,这是其复兴的关键一步。复工复产不仅意味着生产线的重新启动,还包括供应链的重建、员工的重新招聘和培训等一系列工作。同步进行品牌焕新与营销网络构建,旨在重塑威马汽车的品牌形象,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品牌焕新可能包括品牌标识的更新、品牌理念的重新定位以及品牌传播策略的调整等。营销网络构建则需要威马汽车重新布局销售渠道,与经销商建立合作关系,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

    在 2026 - 2027 年,新威马将加大研发投入,构建全产品谱系,并计划每年推出 1 - 2 款车型,有节奏地进行量产交付 。加大研发投入是提升威马汽车技术竞争力的关键,只有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构建全产品谱系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扩大市场份额。每年推出 1 - 2 款车型,既能保持产品的新鲜感,又能避免研发和生产的压力过大。公司计划到 2027 年实现年销量超过 60 万辆,初步形成规模化发展趋势。要实现这一目标,威马汽车需要在产品质量、性能、价格、售后服务等方面都做到出色,同时还要加强市场推广和营销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到 2029 年,新威马设定了更为宏大的目标:全球年销量超过 100 万辆,年营收超过 1100 亿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威马汽车将在这一阶段布局上下游产业链,打造智慧出行生态。布局上下游产业链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打造智慧出行生态则是顺应汽车行业智能化、网联化的发展趋势,通过整合汽车、互联网、通信等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智能、安全的出行服务。新威马还计划完成资本市场估值超过 1500 亿元,这需要威马汽车在业绩表现、市场份额、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取得显著的成绩,赢得投资者的信任和认可。

    此外,新威马还计划通过在原基地范围内扩建投资,实现温州工厂原规划的 20 万辆年产能,目前该工厂年产能为 10 万辆 。扩大产能可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增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温州工厂的扩建投资需要威马汽车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同时还要确保扩建工程的顺利进行,不影响现有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挑战重重

    尽管威马汽车的未来规划令人振奋,但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威马汽车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供应链重建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在威马汽车陷入困境期间,很多供应商与威马汽车终止了合作关系。要重新建立起稳定的供应链,威马汽车需要重新与供应商进行谈判,建立合作信任,甚至可能需要寻找新的供应商。这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保障。因为供应商在与威马汽车重新合作时,可能会对威马汽车的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存在疑虑,需要威马汽车提供足够的担保和承诺。

    市场份额争夺也异常激烈。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竞争阶段,各大品牌都在不断推出新车型,加大市场推广力度。特斯拉凭借其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在全球市场占据着重要地位;比亚迪则依靠其在电池技术和新能源汽车制造方面的优势,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领军企业。此外,还有众多传统汽车品牌纷纷转型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如大众、丰田、宝马等,它们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成熟的生产制造体系和广泛的销售渠道,给新造车势力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威马汽车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夺回市场份额,需要在产品差异化、价格优势、服务质量等方面下功夫。

    消费者信任重塑也是威马汽车必须面对的挑战。之前的负面事件让威马汽车的品牌形象受到了严重的损害,消费者对威马汽车的质量、售后服务、品牌信誉等方面都存在疑虑。据相关调查显示,在威马汽车陷入困境后,消费者对其购买意愿大幅下降。要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威马汽车需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改变和进步。比如,提高产品质量,确保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加强售后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售后服务的响应速度和质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品牌形象等。

    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也给威马汽车带来了挑战。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更新换代非常快,电池技术、自动驾驶技术、智能座舱技术等都在不断创新。如果威马汽车不能及时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在电池技术方面,固态电池、氢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正在逐渐兴起,这些技术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长的续航里程和更短的充电时间。如果威马汽车不能及时掌握这些技术,其产品的竞争力就会受到影响。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特斯拉已经在其部分车型上实现了 L3 级别的自动驾驶,而国内的一些车企也在加快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威马汽车需要加大在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提高其自动驾驶技术的水平,以满足消费者对智能汽车的需求。

    互动环节

    威马汽车的复活充满了变数,乐观派和质疑派各执一词。那么,你认为威马能成功复活并实现其设定的目标吗?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威马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如果你正在考虑购买新能源汽车,复活后的威马汽车会进入你的购车清单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探讨威马汽车的未来走向。

    #新能源##威马汽车#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