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750边三轮的前生应该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那是的纳粹德军装备了数以万计的军用摩托车宝马R71。在二战中,前苏联也仿制了德国的这种宝马R71型三轮摩托,被叫作M72型三轮摩托,并大量列装部队用于作战。战后,M 7 2的技术被转让给苏联的盟友,中国也获得了此项技术。在1957年12月,中国以M-72为技术基础,成功研制出军用型长江750,为中国摩托车历史写下新的一页。在军用的长江750身上,我们可以找到7.62毫米机关枪或PF98式120毫米大口径火箭炮,是一台作战效能相当不俗「火力突击流动平台」。后来因为出色的机械性能,卓越的抗造皮试性能和超强环境适应性为全国公安机关大规模采用。
但是如果你以为长江750是“启发”自宝马 1940 - 1944的R75的话,并不准确。当年应该是前苏联模仿德国的宝马摩托车,然后再到轮到中国“模仿”前苏联的三轮摩托车制品。以宝马R71 为蓝本的三轮摩托车。
长江750的技术参数如下:
- 排量:750cc
- 外型尺寸:2400mm×1590mm×1000mm(长×宽×高)
- 整车整备质量:350kg
- 最高车速:100km/h
- 百公里油耗:9升
- 发动机型式:卧式双缸风冷
- 最大功率:24马力
- 起动方式:脚起动(天冷的时候玩命登)
- 制动操作方式:前轮手刹,后轮脚刹
上世纪80——90年代,由于750边三轮的需求旺盛,中国的750摩托车已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750摩托车生产厂家有17个,产品型号多达84个。长江750忠实地保留了宝马R71的几乎全部特征,被誉为摩托车的活化石。它拥有粗犷的线条、对置双缸、水滴形油箱、横置弹簧坐垫、平直的车把和独特的发动机排气声浪。它没有多余的装饰件,更没有亮闪闪的塑料覆盖件,有的只是耐用与结实。一切与产品本身无关的零件统统被舍弃,正是这种朴实与机械的原始使它显得更加稀有与独特。它的古典造型吸引着一批忠实的国内外爱好者。长江750在欧美市场上叫“Black Star”,是怀旧玩家的宠物。
我对长江750的回忆还是停留在小时候,父亲单位里就有三辆。那时的我,只要父亲不下连队办案,在单位办公,我基本都在院子里的“挎斗摩托”爬上趴下。那时候自己坐在带弹簧的胶皮驾驶位上,很费劲的才能够到驾驶车把,总在心里催着自己快点长大。嘴里还模仿者摩托发动的声音,如果遇到同学从院子外面路过,那就更来劲了,期望他们用渴望的眼神看着我,我经常大方的让他们进来一起玩,也经常的被父亲一顿呵斥,甚至在屁股上挨上两巴掌。最开心的时候,是夏天(东北的冬天可不敢开,太冷了。)父亲外出工作,让我做到挎斗里,吹着风,觉得世界的颜色都绚丽多彩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