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4年最后一个月,很多车企迫不及待发布了11月的销量数据。一片“飘红”背后,好似整个行业欣欣向荣。但其中,也有不少隐忧:比如有些企业虽然看起来是正增长,但市占率是下滑的;有些企业“以价换量”,单车亏损严重;还有些企业,连海报都不发了……
严重“内卷”的市场上,一定不可能是皆大欢喜的。综观各家车企的销量数据,吉利可以说是最亮眼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源于其多品牌均衡发展和“油电共进”。11月,吉利集团总销量达到250136辆,同比增长27%;今年前11个月,累计销量为1966512辆,同比增长31%,距全年200万销量目标仅一步之遥。
二是吉利品牌11月销量为190446辆,同比增长24%;今年累计销量也已超过151万辆,这主要得益于“油电共进”战略,无论是星越、星瑞还是银河系列,都有非常优异的表现。
第三就是吉利银河11月的销量达到75228辆,环比增长超18%,同比增长121%,这也是吉利银河今年连续9个月环比正增长。今年1-11月的累计销量已经达到424996辆,同比增长74%,成为主流大厂向新能源转型最成功的典范。
其中,吉利银河E5 自8月3日上市以来,累计交付破6万辆,屡次刷新A级纯电SUV交付记录,11月销量达19010辆;吉利星愿(图片|配置|询价)上市49天交付破3万辆,突破A0级纯电轿车最快交付速度,11月销量更是达到20038辆;12月6日,首搭新一代雷神EM-i超级电混技术的吉利银河星舰7EM-i也将正式上市……
“银河速度”是如何炼成的?这是很多人的疑问,对于行业的发展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1、推一款,火一款,吉利银河成“爆款制造机”
在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里,打造一款成功的产品,其实就足以盘活一个品牌。
但在业内人的评判标准中,一个爆款或许也可能是运气使然,如果能有多款优质产品撑门面,才能说明这个品牌的产品思路、技术方向以及商业模式是真正能够被市场接受并认可的。
吉利银河无疑是后者。
相信许多业内人都还记得,2023年2月,吉利汽车在总部举办的“智能电动 依然吉利——吉利银河新能源战略发布暨银河L7全球首发”的发布会,这是吉利银河的首秀,向世界宣告吉利银河只做“高价值新能源汽车”的初心和使命。
当日,“吉利银河来了”的话题,以2.9亿的阅读量冲上了微博热搜榜单。
同年5月,吉利银河L7上市,这是当时新能源汽车市场里少数能做到“上市即交付”的新车,在正式交付的第二月销量就突破了一万台,银河L7的一炮而红也打响了吉利银河这个品牌。
随后的时间里,吉利银河的产品阵容从L7拓展到L6、E8、E5,销量规模从0突破到了7万台,展现出了同行难以复制的增长力。
有人把吉利银河近两个月销量的暴涨归功于吉利几何并入了吉利银河,但业内都知道,产品才是最大的底气,尤其是今年上市的吉利银河E5和吉利星愿,可以说已经是吉利银河的明星产品。
11月,吉利银河E5和吉利星愿的销量分别实现了1.9万和2万台,并且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其中,银河E5 上市仅20天交付量便突破万辆,45天交付2万,67天更是达到了3万台的佳绩;而吉利星愿交付破3万,更是只用了49天,突破了A0级纯电轿车最快交付速度。
而追溯它们热销的原因,不得不说到两点——
首先,在产品方面,这两款车型精准切中了用户需求的痛点,不仅仅是符合大众的审美,还有先进的智驾系统以及超高的辅助配置。
以银河E5为例,这款车型凭借“同级空间第一”、“同级舒适驾控第一”、“同级安全第一”、“同级智能座舱第一”、“同级整车能耗第一”,解决了全球年轻家庭的用车痛点,辅以10.98万-14.58万的定价,成为了A级纯电SUV里“高质优价”的典型代表,并以此迅速成为新世代消费群体青睐的车型。
同时,这款车的爆火,也得益于银河品牌一年多来在10-15万新能源市场的的深度了解和调研。
其次,在技术和供应链方面,吉利银河背靠吉利汽车集团,已经完成了基本的原始积累。
资料显示,吉利汽车这些年一直在新能源技术和智能化技术领域深度铺垫与布局,如今它已手握9家上市公司,市值超5000千亿元人民币。
基于深层的技术布局,吉利银河已经开发了更安全的神盾短刀电池,更智能的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并且拥有可以和高通8155平分秋色的自研国产车规级7纳米车机芯片——龍鹰一号........
吉利品牌研究院院长易新宇表示:“吉利进入全面转型以来,产品研发这几年做了比较大的变革,整个团队中间单独成立了一个专门做用户需求和产品定义的团队,一部分人专门负责产品定义,一部分专门负责产品开发,最终一起协同,针对每个细分市场做到极致,做到行业的标杆。我们不盲从、不复制,坚持技术自研,同时结合智能吉利2025战略布局,赋能不同的主流产品的竞争力,这才有了大家看到的吉利出现了增长爆发点的样子。”
而在完成了前期最基础的技术和资本布局后,吉利的规模化效应其实已经开始显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