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比亚迪易三方和易四方技术是否代表汽车控制技术领域发展风向标?

    一苒一刻头像一苒一刻头像
    一苒一刻2024-12-18

    比亚迪推出的易三方与易四方技术备受瞩目,为汽车控制技术开启新篇章、定义了新标准。易三方和易四方都是多电机解决方案中的领先突破,其中,易三方是全球首个整车智能控制技术平台,能同时实现三电机独立驱动,与后轮双电机独立转向;易四方是国内首个量产的四电机驱动技术,凭借四电机独立矢量控制技术对车辆四轮动态实现精准控制,在极端条件下保障安全。这两项突破性技术,展示出中国汽车对汽车控制的颠覆性创新能力。我们是否可以说,比亚迪的易三方和易四方技术代表了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这个问题可以被拆解为两个重要维度:

    1、多电机(≥3)方案是不是新能源顶层设计的关键?

    2、高性能汽车应该“唯电机论”吗?

    一、多电机(≥3)方案是不是新能源顶层设计的关键?

    新能源汽车电机数量之争有价值吗?

    我认为当然有价值了。

    相信所有人都不会怀疑双电机相比单电机的优势,比如双电机四驱系统能够根据行驶环境和驾驶需求,智能调节前后轮的扭矩分配,从而实现更佳的加速、制动和转向性能。在遇到打滑、侧滑或紧急制动等情况时,系统会自动调整扭矩分配,增强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有效预防事故发生。


    正因此,现在几乎所有品牌车型,只要有单双区分,肯定会在旗舰版本上选择双电机。

    不过在双电机之上,再配上更多电机的价值是有一些争议的。

    这是因为有些人认为,两台电机能解决的事儿,为什么还有三台电机去解决?

    更多电机(≥3)能带来的价值有哪些呢?我想关键在以下两点:

    (1)性能更强悍

    比如三电机的腾势Z9GT、特斯拉Model S(图片|配置|询价) Plaid、小米SU7 Ultra;四电机的仰望U7、仰望U9等都是性能强悍的怪物。

    35万级的腾势Z9GT纯电版搭载三电机动力系统,总功率高达710kW,百公里加速时间为3.4秒‌;80万级的特斯拉Model S Plaid和小米SU7 Ultra更是去到2.1秒、1.97秒。相比之下,40万级的某几款热门双电机品牌,百公里加速3.8秒、3.9秒,虽还不错,但还不够极限。


    除了单次加速外,多电机带来的反复加速耐久稳定性提升也是很惊艳,仰望U7在连续77次弹射测试中,零百加速成绩始终保持在3秒内,最快可达2.75秒,最慢也不超过2.95秒。别人“两只眼(甚至一只眼)”看东西,你二郎神“三只眼”换班,能不赢吗?‌

    (2)操控上限更高

    在传统单轴单电机的配置中,单个电机负责驱动左右半轴,这依然要求依赖传统的机械差速器来确保左右两侧转速的均衡。在采用左右双电机各自独立驱动,乃至发展到四轮各自配备独立电机的配置时,机械差速器便不再是必需。

    比如仰望U9采用的四电机模式,四电机不止是单纯的电机数量增加,由于四轮各有一台电机,实现了彻底的四轮独立驱动。原本由差速器在转向过程中自然调节的车轮转速差异,现在转而依赖于电机控制系统的主动精确分配。


    这一转变虽然给工程标定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但同时也孕育着巨大的优势。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坦克掉头”动作,它要求左右车轮以相反方向旋转,这在只有单轴配备双电机并能独立驱动两侧车轮的系统中才能实现。

    这种灵活机制,就好比二郎神的“八九玄功”,是一种变化万物的神功,类似于“七十二变”,但比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更加强大。相信未来随着四电机矢量控制技术的日益精进以及四轮独立转向系统的广泛应用,四电机配置将成为众多创新功能实现的重要基石。


    二、高性能汽车应该“唯电机数量论”吗?

    有些人可能又会说了,既然如此,那我们堆电机就好了。比亚迪有易三方、易四方,是不是也是“堆”呢?

    其实不然。高性能汽车不应该唯数量论,还要看“质量”。

    二郎神不仅仅是有“第三只眼”,这只多出的“眼睛”也不简单。在《西游记》和《封神演义》中,这只“眼”能够识别妖怪的变化,类似于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电机的水平如何很关键,比如电驱动系统是否采用了升级的SiC(碳化硅)功率半导体。SiC功率半导体在电驱动系统中的应用带来了诸多优势,包括提升系统效率、降低能量损耗、延长续航里程、减轻车辆整体重量以及全面优化车辆性能。像易三方,采用的就是自研碳化硅、多核心芯片级融合,最高效率高达99.8%。


    又或者电机转动效果可划分为三种,后两种为易三方、易四方的特色:

    (1)同向转动:双后轮同向转,助力转弯。方向盘转时,前后轮反向或同向转,减小转弯半径,便于操控和掉头,还能实现蟹行;

    (2)“内八字”转动:双后轮向内转,增强稳定性。刹车失灵时,此转动提供额外侧向力,保持车辆稳定;

    (3)“外八字”转动:双后轮向外转,提升极限能力。狭窄停车或直角弯道时,通过圆规掉头,利用电机差动控制绕前轴转动,增加灵活性。

    除了看电机“质量”,还要看综合维度。

    一台汽车的体验价值肯定是源于系统的综合作用。杨戬厉害,不仅仅是有天眼和“八九玄功”,还在于他作为战神早已把各种技能融会贯通。


    对应到汽车上也是如此。就比如汽车座椅吧,有些座椅配置很丰富,各种按摩、加热、通风,角度调节、腿托等,确实很大程度改善了座椅的舒适性。不过相信还是有一些人会觉得不舒服,因为座椅的动态舒适性、静态舒适性还有其他维度的难题,特别是与人的身体的贴合、支撑这些微妙关系上,很难说是一个具体的配置给到的。

    放在汽车性能打造上,道理也同样如此。

    易三方技术平台采取双平台战略,兼容插混平台和纯电平台,深度融合了第五代DM技术的超低油耗优势、e平台3.0 Evo的高性能优势、易四方的精准控制能力优势,是比亚迪集团顶尖技术的集大成之作,实现了所有系统的100%自主研发。

    这些技术的加持下,它就是一个全新进化的智电融合技术平台,真正做到了感知、规控、执行的全链路融会贯通。有了它守“南天门”,真的是无坚不摧了。


    三、总结

    我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四大核心技术——电池、电驱动、电控系统以及智能驾驶,都是值得持续竞争与升级的领域,每个领域的进步都值得庆祝。电机作为关系到汽车性能的直接一环,当然是非常重要了。

    同时,汽车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现在更加注重各领域的集成控制。因此,单一技术的突出并不一定能够胜过整体性能的均衡。所以虽然我们听到易三方、易四方首先想到的是电机,但其实它们是一套完整的整车智能控制技术平台。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