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2马上就到了,买车又有大大的活动,我的23款车轩逸悦享版用车3个月啦,总体还不错,趁着这个机会,分享我的提车故事。
去年就想买车了,一直拖着,今年雨季比较多,平时接送小孩上下学,衣服总是湿透的,尤其是去上学,总不能带一套去学校换吧,不现实!孩子衣服湿湿的上课要么难受要么容易生病,当父母的总是不忍心,唯一的办法就是买一辆代步车,可以解决雨天接送问题。今年6月,我做好决定,买一辆代步车。
这要是放在以前,肯定买油车,然而现在电车也卖的很好,我是买油车还是电车呢?这个问题也纠结好久。想到电车用电成本低,感觉还不错,就跟家人说,结果遭到一大家子人的反驳,他们有开过电车的也有开过油车的,总体来说就是电车前期用车成本低,但是技术方面还不算太成熟,保养、维修、保险贵不说,就连后期换电池还不如买新车,不保值。想到我平时用车少,买油车就比较适合我,就这样,打消了买电车的念头。
家人都知道我要买油车,表弟索性就跟我说去买轩逸,省油。我看我姐在东风日产上班,她那不就有轩逸吗?我就联系了姐姐,她喊我可以先去看看。去了店里,姐姐介绍同事给我讲解,我的预期价格是10万,销售给我推荐轩逸和逍客。当时就简单的看看,觉得不错,姐姐让我8月有活动再去试驾。期间我也在网上查询了轩逸和逍客的车型,评价还可以。
8月中旬,他们通知我去店里试驾,我看了24款和23款的轩逸,逍客看了19款的。我先是试驾了逍客SUV,白色的车身,看起来挺好看的,动力2.0的,起步动力充沛,操控性能也不错,试驾一圈,感觉可以,放入待选清单。再看看24款的轩逸,还是白色的,也挺好看的,但是没有试驾车,只能给我试驾23款的,说是动力一样的,就是转向的手感、底盘和隔音的区别,配置也差不多,我就去试驾了23款,外观简单,前脸设计比24款的大气,车上的内饰比逍客和24款好看,座椅舒适,空间大,车还挺好控制,方向盘轻,试驾挺满意的。
然后就让我选,我已经把24款排除掉了,因为我们在讨论的时候,销售明确告诉我们24款是减配的,再加上本身外观和内饰没有23款好看。我也想买SUV,主要是坐着高看着远,毕竟10万的价格SUV也是少见,后来再对比一下,逍客是19款的,车身倒是挺好看的,内饰老气,好像跟我年龄不符,配置是低配的,中配没什么配置,高配不划算。我又看看23款的,这辆车是中配,车机屏幕大,功能也多,还可以智能联网,所以我就选了轩逸23款。

在4s店看到的展车
当天销售就给我写好合同,给了2000元的定金,由于当时是农历七月,受传统节日影响,提车不太好,我们决定9月初再提车。8月26日约我我去银行贷款,让我吃一惊的是,居然还有贷款利息!我才发现原来当时销售说贷款买车便宜8000元,已经算在落地价10万元里面了。我一直以为买车全部的钱就是10万元。没想到利息是给银行的,贷款8万,60期,等本等息,每个月还款1646元,包含本金1333元和利息313元,如果我还满2年,就可以提前还款,2年的利息大约7600元,相当于车身便宜的价格抵在这两年的利息了。28号喊我付首付13800元,直接转到公司账户,我就觉得难道不是提车那天再付款么?半信半疑付了首付。29号发来保险的账单喊我付款,我看一下,4288元,还有一个意外险,我说我有意外险了,能不能不买,销售说明年可以自己购买,第一年必须在4S店购买全险。接着就喊我去店里选车牌号,全程5分钟搞定,我以为会比较难,结果是时间比较充足,我每一组选完都剩很多时间,那天的牌号都挺好的,我选了自认为一个特别好车牌号闽A2F93W。选完基本没什么事情,等着提车了。

贷款已还明细
我买的是23款的轩逸悦享版,官方指导价是12.9万,七七八八的优惠,裸车价86370元包含白色的车身贵2000元,还有5年双保2000元,保险4280元,购置税8850元,服务费500元,贷款按2年的利息大约是7600元,贷款买车落地约107600元。

合同与协议
对于买车我还是有一些建议的,买车还是多跑几家4S店吧,多问问价格,多比对一下,我买车后发现优惠力度也只有一点点,还不如告知他们我有备选的店铺,这样可能还能再低一些价格。能买高配就不要买低配,至少也得买中配,低配功能少,几乎没有智联,中配的话,手机控制车辆、在线语音、倒车影像和雷达、智能钥匙等等在平时生活中非常实用,高配虽然用的少,等你跑高速就知道好不好用了,低配的话加装不仅麻烦价格还贵,还容易在安装过程中把原来的线路弄坏,也有加装的配置与车辆不兼容,不好用。最好不要买展车,虽然送了一些配置,但是在展厅怠速3个月,提车油耗居然高的离谱,有17升,我花了3个月才降到6.7升。

14代轩逸

外观

外观

外观
外观上我很满意,我属于颜值派,珍珠白的车,比较亮,特别在太阳底下,会反光,23款的车前脸造型独特,设计大方,就说这个V脸进气格栅,比其他轩逸的面积都大,我的车灯下面还加装了流光灯,晚上的效果比白天好看。侧身的话,看着车头矮,车尾高,车门上的线条流畅,凹凸有致。车尾的造型跟其他款的车不分上下,就是左右两边的菱形灯一左一右的分别是后雾灯和倒车灯,这比较独特。

内饰

内饰

内饰

内饰
内饰是全黑的,方向盘是真皮的缝制的,车工走线工整,座椅是仿皮的,质量也很好,车门上的扶手与中央扶手都有软包,按下去软软的。仪表盘和中控虽然是塑料的,材质也是用好的,我的车是展车,提车的时候已经没有味道了,自己还买了香包放在车上。

副驾驶位空间

后排空间
空间上虽是紧凑型的,也算大,因为是前驱动力,发动机和变速箱都在车头,车内空间相对宽敞。驾驶位的空间还算充足,只是要调整座椅去驾驶,留出膝盖和头顶各一个拳头的距离即可。副驾驶位的空间,前面比较多,膝盖差不多有三个拳头,头部一个拳头。后面可以坐三个成年人,座椅总共长1.4米,宽0.49米,坐着距离前面有两个拳头,距离车顶有一个半的拳头。

扶手收纳

副驾驶位收纳

车门上的收纳
车上还有几个收纳区,其中前排中央扶手箱空间最大,可以放很多很多的小物件,其次是副驾驶位的小抽屉,长宽有A4纸大小,宽度也有八九厘米,平时就放这说明书和雨伞这些。还有就是四个车门上,分别有2层收纳的,放了一些香包和破窗器等等。

后备箱
车尾的后备箱空间上层足足有540升,我记得放最多的就是月初去户外烧烤,我把两个大大的帐篷和天幕、一桌四椅、烤炉、一箱碳、一桶水、一个车载冰箱、一个收纳箱杂物、还有二十多人的食物都放进去,还有很多的空间,下面那层我就提车那天打开一次,放着备胎和一些工具,平时都不会去打开它。

导航

隧道

路口
这辆车的配置我也是挺满意的,全车语音控制,只要说出”你好日产”唤起语音助手,我们想导航就直接说导航➕目的地,想要听音乐可以说打开酷狗音乐,特别是在开车的时候,导航离线,我们又不能停车打字,这时候语音助手就派上用场了,既方便又保证行车安全。

倒车影像
虽然没有360全景,但是倒车影像和雷达也很好用,在倒车的时候有轨迹,方向盘打哪边,轨迹就转向哪边,后轮就跟着走,随着障碍物的距离越来越近,雷达就会发挥作用,提醒我们。

行车记录仪也是标配的,内存卡提车赠送一张。自动启动,自动保存,比较好的是有停车监控,还能设置分辨率与录制的时间,这样我们停车的时候也不怕被碰到。不过手机上看录像不太方便,在家是无法查看的,需要在车机上手动操作连接手机热点,才能看到。
最厉害的是智能钥匙,我走到车前,车门就会被感应,这时候就能直接开门,点火是一键启动的,比传统用机械钥匙要方便的多。还有一个买展车赠送的配置,是一键升窗功能,是在下车的时候,如果发现车窗没有关,可以按2次锁车键,车窗就会关上。
我的车是1.6升的自动吸气发动机和CVT无极变速箱组合的动力,在城市道路上,行驶过程中,动力太充足了,我们这路口多,我速度40左右,不到一分钟又得刹住车。轩逸确实起步没有动力,需要踩油门助力起步,如果开着自动启停,起步的时候动力很小,速度很慢,如果关闭了自动启动,那么起步一点动力都没有。街上超车特别容易,速度都不快,从打灯准备到超车完成2分钟内可以解决,妥妥的。国道上超车时间要长点,既要准备时机还要再提速。等红绿灯时起步,0-60加速8秒完成,速度到了65-75之后,我放开油门,车子还能利用惯性跑很远,等速度降到了60,我再重复这样的操作,我发现间歇踩油门比一直踩油门动力更好。高速公路比较好开,不用走走停停,动力也能更充分的发挥出来,一般速度在90左右,走中间的道路,高速上很少超车,大家都跑的很快,上次就超了一辆慢速车,速度也就多加了10上去。
操控性也是不错的,首先是方向盘,原地旋转非常轻,也没有声音。在调头的时候速度在20以下,打满方向盘车子也比较稳。在转弯的时候,速度越快,方向盘转的角度越小,很灵活。其次是踏板,油门踏板的话,我还没有踩过底,我只知道我轻踩就有动力了,平时加速减速都能在控制的范围内。刹车踏板反应及时,我每次都是快到路口的时候就慢慢开始踩,直到路口停止线前踩底。紧急制动,从发现到停车要4秒的距离反应。停车的时候一看,一踩,就能体验到刹车踏板的灵活性,想要它倒车快一点,踩得时间就稍微轻一点,想要它慢慢倒车,那就踩的重一点,力度完全能被支配着。
隔音只能说一般,开的的时候噪声是有的,也不是很吵。停车的时候只会听到发动机的声音,比较小,发动机停了就非常安静。平时城市街道速度低的时候噪声基本是忽略不计的。走的国道多,速度60-70,噪声有,可以接受,走高速隔音就不行,轮胎的声音加上风噪声,速度越快,声音越大。如果有雨,行车过程听不到雨声,因为都被发动机声音盖过去了,停车的时候雨声就特别明显,那就是滴答滴答的响。

座椅

座椅

座椅
舒适度主要表现在座椅上,日产的座椅有大沙发的称号,只要坐过我的车,他们都会说上一句:哇,你的车坐的很舒服啊。确实,座椅是有角度的,有点小钝角,坐垫是前高后低,靠背自然是上的往后,下的往前,比较贴合背,座椅舒适不仅体现在中间低两边高,还因为它材质好,柔软舒适,设计与材质缺一不可。不过避震系统可不太好哦,我们车速70走在粗的水泥地国道上,路面坑洼比较多,虽然车子比较稳,但是坐着好像座椅都在震动,好在不经常走那条路。

行车记录
我用车3个月半,油费1200,里程1845公里,还剩187的续航。从提车的每公里一元到现在每公里0.5元,用车成本还算低的。今天四个人自驾游60公里来回,油费30元,人均用车成本不到8元,我们这里30元的路费这个只够一人打车的价格呢。我没有车位,平时停路边的,已经免费停3个月了,最近开始收费了,一个月180元,平均一天6元,这个价格还可以,其他也没有什么用车费用了。

油耗
油耗目前是6.7升,最高的是9.8升,市中心,全程高峰期加上堵车,我还开了自动启停功能,就那么一段3公里的路,堵车30分钟,油耗一直往上爬。加上车多,等红灯也很久,车子启动踩一脚油门,没走几步又踩刹车,来来回回几十次才走出堵车路段。国道油耗一般在6.7升左右,我选的路宽敞,而且路况也好,60公里的里程,红绿灯少,更没有非机动车与行人,好开。高速的油耗5.4升,走高速全程80-100的速度,非常的匀速,100多公里的距离,油耗表现很满意。平时没有出远门,在自己的小县城,油耗就在6.7-6.9之间波动。

智能远程控制
车子很智能,自从连上了手机,我时不时打开手机就能看到我的我车情况,还能查询行程信息、保养记录,更方便的是可以提前远程控制车辆,提前开空调,平时可以看定位,也可以闪灯,鸣笛,实现一键找车。当然车辆也有让人烦恼的一面,比如过3公里以上的隧道,车机导航会掉线,那么我出隧道后还不会及时接上网络,车速又快,还不能随地停车,我上次去市区就这样因为导航掉线走错路,在市区绕了一大圈,多花了半个小时时间,希望导航系统能稳定一点。
刚提车的时候油耗高的惊人,加了油不耐用,我想着多磨合一些时间吧,多跑跑,把里程拉长,没想到3个月下来,油耗已经很稳定了。原先对车上的功能配置不熟悉,用车都是小心翼翼的,现在孰能生巧了,对车辆操控也能做到等心应手,就连侧方停车也可以从车头直接进库了,当时还很羡慕别人的技术呢,所以不同的阶段对车都有不同的感悟。
最后感谢圈主推荐加精!